餐饮资讯

餐厅隐性消费大多游走在违法违理边缘,如何做好是一门技术

来源:红餐网 作者:筷玩思维 2022-04-15 09:06:00
筷玩思维

筷玩思维致力于成为餐饮上中下游产业链从业者启迪思维的入口级媒体,运营仅3个月便获得多家产业资本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整体估值近亿。交流请加微信:15650737218。

隐性消费在市场经济里已经是一个典型话题,它将一些商人逐利的思维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事实来看,隐性消费的猖獗还会压缩优质商家的生存空间,以食品安全为例,正是一些劣质商家无视食品安全,这才大大推动并加速了相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严格,当一项义务变成法律的时候,最大影响的不只是那些浑水摸鱼之辈,优质商家也往往会被误伤。

还有一个事实值得关注,道高一尺通常推动魔高一丈,劣币总能根据法规的更迭而继续升级劣币规则,直到法规步步跟随,继而压缩整个行业的生存空间。由此在规则、义务和玩法上,所有商家都应该关注行业的现实,在2021年,可能是由于疫情难过的原因,一些商家加大了对于隐性消费的力度,同样的,顾客也更多向执法部门投诉,这进一步使得法规也深入关注消费权益这个事儿。

有些门店认为,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利润率越来越薄,这推动了门店必须在消费之外寻求发展,但商家们不能只看到眼前而忽略了未来,更不能只考虑自己而让所有同行背负骂名并带来更高的法规限制。

消费是怎么一回事儿?隐性消费如果不得不进行的时候,如何做才是供需两端和执法部门都允许的呢?筷玩思维本篇文章主要来关注隐性消费这个范畴的规则及内涵。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二分法则的世界里,只要有显性消费就一定有隐性消费

隐性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消费方面的潜规则,也可以认为是商家为提供附加服务而征收附加费用。在无需提供附加服务的快餐通常就不会有隐性消费。

比如你去一家面馆点一份10元的拉面,吃完付10元即可走人。当单一产品的消费价格等于最终的付款价格,这就是纯粹的显性消费,也就是无隐性消费(不包括一些诈骗型商家,比如顾客买一份方便面,商家提供热水,加了水后告知,方便面5元,热水50元,还好现在已不多见)。

1)、门店和顾客均有相应的隐性消费

单人消费比较好计算,但如果是多人消费就会有隐性消费的机会了,有顾客发现,如果不核对账单,即使是快餐,有些商家还可能在上面给你多加几个菜,一旦一群人抢着买单,多收的钱通常就可以蒙混过去,这类属于违法的行为、劣币的做法(不排除也有纯粹的出错或者服务员故意)。

有些则是被触发的隐性消费,比如顾客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如果是在路边摊,老板通常说不碍事儿,直接换一个就行,因为杯子是批发的,几块钱而已,有些老板也大方,还怕伤了顾客,包括有些杯子是啤酒商送的,本来也不花钱(不排除也有坏的商家讹人)。

而如果是在一些大餐厅,服务员可能过来说,先生,我们这个杯子是单独开模订做的,做完还得一个一个送到工厂去印上Logo,再手工打磨,你得赔偿xx元。有些顾客可能觉得是自己打碎了,应该赔钱了事,但有些顾客越想越气,难道不扣除折旧、磨损么?再说你这杯子的价格也没写在菜单上,这属于潜规则。

不止商家有潜规则,顾客也有,比如电视经常有这样的狗血剧情,服务员失手在顾客身上倒了一杯咖啡,顾客恼羞成怒:我这衣服是意大利已故艺术家狗蛋的私人订做,特意通过国际航空送过来的,上面还喷了顶级香水,它的原价是xxxxx元,虽然被我穿了几年,但穿出感情了,你得赔偿xxxxxx元(不应该是先考虑烫伤么?)。

2)、游走在边缘的隐性消费

这些没写在菜单上的价格是游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产物,一些烧烤店也有这类消费,甲老板最近生意欠佳,厨师长建议在炭上面下功夫,门店采购了果木炭,老板一看,成本增加了,得加钱,于是按人头每人多收5元。大多时候,如果是一群人抢着买单,这钱就这样混过去了,但历史总会有痕迹,针对烧烤店收炭火费这一事项,不少顾客发起了投诉。

在大多情况下,顾客点菜并没有炭火费,商家通常直接加到账单上,市监局表示,这个行为是违法的。对于商家来说,这个行为既没有节操又违反法律,起码这个顾客是不会再来的(不是不能收,而是要考虑如何收)。

隐性消费还有文化圈限制,比如在河北,餐厅是不提供纸巾的,要用纸巾就得给钱,但你到了西南地区,纸巾通常是免费且无限量的。再比如米饭,有些门店的米饭是免费且无限量的(吃多少给多少),有些餐厅的米饭要付基础费用(通常是2元/人),之后可以免费续加,但还有大量餐厅的米饭按碗收,每加一碗多收一份钱。

谈谈隐性消费的类别及目的,隐性消费不一定都是坏的,有时候商家也会好心办坏事儿

我们可以先给诸多隐性消费做个分类。

1)、隐性消费的六个类别

①触发类,比如顾客打碎了餐厅的餐具或者损坏其它餐厅设施。

②附加类,比如纸巾收费、酒水开瓶费。

③基础类,比如火锅锅底费、米饭单独收费、餐具单独收费、烧烤炭火费、茶位费。

④技术类,比如高端餐厅的服务费、自带食材加工费。

⑤特殊类,比如在大厅隔开一处位置作为卡座,设置最低消费金额。

⑥违法类,其一是莫须有的菜,比如给顾客加上没有点的菜,又或者把顾客点的一箱啤酒改成两箱,实际只上一箱;其二是违反消费者权益的收费,比如菜单没有告知米饭和纸巾收费,但结账直接加在账单上,有些是正常收费,有些是胡乱收费(多见于一次性消费的景区或者车站)。

在通常情况下,前五类在收费时,如果没有提前告知顾客,它也是可以被判处违法的。

2)、隐性消费虽然类似于贬义词,但隐性消费的初心本是好的,它得做到双赢

有时候,隐性消费会和显性消费混在一起,比如顾客要吃饭,餐厅提供餐具是必须的,所以收餐具费对于有些顾客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但如果整个城市都收餐具费,顾客是接受的,所以问题就在这里,有餐厅收费,有餐厅不收费,且收费的价格不一、提供的内容也不一。

按法规规定,关于收费的项目,商家需要明确告知顾客(需要口头告知)。在顾客方面,商家提供的收费项目,顾客不仅要知悉,更要认同,不然商家的口碑就会受影响。关于纸巾收费,有些餐厅处理得很好,先按位数提供纸巾(像麦当劳那样一份餐提供2张纸巾),如果顾客要加纸巾,则提供收费纸巾且同样是2元的纸巾,商家也会提供优于市场的产品。

在菜品之外提供隐性消费,其目的是让顾客有更多的可选服务(是可选而不能是必选),而这些服务是有成本的,这份成本则需要转移给顾客,所以,隐性消费的价值和本质都是提高顾客消费的流畅度,以可选消费/成本转移的方式提高顾客满意度。此举要让顾客和餐厅都有所得,它得成为一个双赢的类目。

商家要盈利,这是很正常的,无论是市监局还是顾客,任何人都无权要求商家做亏本生意,隐性消费之所以会成为隐性消费,其根本是对于过度消费的一种遏制及额外服务(想要用隐性消费赚钱的不在此例)。

3)、即使初心是好的,有时候也会弄巧成拙

我们还需要关注到,商家也偶尔是被逼做隐性消费的,比如一份土豆炒肉,它的土豆、猪肉都是定量的,如果有顾客说,你们份量太小了,土豆和猪肉都要加倍。

服务员回答,“先生,那你可以点两份,我们用更大的盘子给你装”。

顾客想,两份太贵了,那土豆加一倍吧。等结账的时候,看到菜品价格高了50%,顾客气炸了,反正加土豆和加肉都是一样的钱,那干嘛加土豆?

PS:在计价方面,均等原则虽然是合理的,但顾客实际不一定接受,这取决于双方对相应产品的认知。

这就是附加服务/隐性消费的风险,即使初心是好的,但有时候总是会弄巧成拙。

隐性消费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合法合理规则

餐饮消费是一种“管控型服务”,它是需要被触发的,比如顾客用餐,餐厅提供产品。但凡是触发类管控型服务(比如法规),那么它的本质必然是经验的而非逻辑的,很多事情都是发生了后才知道以后该如何做(先有经验再有逻辑,经验打破再升级逻辑,继而继续服务于经验)。也就是说,服务是会被影响的。

PS:从餐厅的角度,管控型服务指的是顾客的需求是需要商家首肯的。顾客要吃什么,得先看商家提供什么;顾客要如何消费,得看商家提供了什么样的流程及规则。简单说就是让吃什么和不让吃什么、如何吃。

图片来源:摄图网

1)、当想要用隐性消费来赚大钱,这时候违法、被顾客不喜的因子就产生了

我们从快餐说起,快餐的消费以平价为主,老板采购的也都是平价食材,平价食材自然平价消费,自然也就没有额外消费的可能,老板自己也知道,在15元左右的区间,要让顾客每加一块钱都有极大的难度。顾客会因为可以少付一块钱而多走几步。

在中端及高端的餐厅,50元和60元之间的区别并不大,对于一家人均客单价100元的餐厅,一道菜卖21元还是29元,顾客的感知是很低的。从心理来看,如果10块钱没有感知,那么低于10元的加价就几乎理所当然。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15元人均快餐的米饭基本是免费的,但人均25元以上,米饭大多就要收费了,账大家都会算,每个人多收2元的米饭,一天下来就是几百上千的收入。

而且中端及以上定位的餐厅用的是优质食材,顾客付了费,也可以吃到好一些的米饭,顾客自然是愿意的,但问题就出在一些老板把基础服务也当成了盈利项目,比如米饭多收费,但收费米饭和免费快餐米饭的品质差不多,甚至一些老板提高了米饭的价格,别人卖2元,他偏要卖5元(从2元到5元,收入提升了250%,但售5元一碗的大米比起售2元的大米,它们的食材成本又能提高多少?!)。

既然米饭可以收费,那么纸巾、小料、餐具也都可以纳入收费的范畴(别人收1-2元,我偏要收3-8元)。所以顾客到餐厅一坐下来,即使还没点菜,但基础服务就要付几十块钱。有顾客投诉,一行5人去吃烧烤,餐具费、纸巾费、小料费、炭火费就花了差不多50元。这背后都是隐性消费的痕迹。

顾客认为,上述这些都是商家应该提供的,吃烧烤,如果没有炭火、餐具这些,门店如何提供服务?问题还在于:顾客认为自己付了费,但这些消费都是没有感知的,比如付了餐具费,然而餐厅给的都是很普通的东西(给好点的说不定顾客就认了,赚钱不仅要看智商,还要看良心)。

2)、隐性消费合法合理的两条规则:顾客知道、顾客自选择

执法部门指出,一些餐厅是付款时才告知额外的收费项目,还有一些餐厅把纸巾收费这些写在不显眼的位置,意图蒙混过关,但这些行为都是违背消费者权益的。有顾客指出,如果这些费用该收,商家就应该大大方方写在菜单中,不应该缩小字体藏在菜单的山路十八弯,有些甚至不写在菜单而只是将额外收费的项目贴在餐厅的某个位置,这都看出商家的底气不足(合法合理赚钱会底气不足么?)。

商家想要赚钱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收费就得提供相应的服务;顾客不是给不起钱,要顾客付款就要提供付费的样子,还要给顾客选择。相关部门表示,餐具费可以收,不过有两个前提:其一是明确告知顾客,不能先提供后收费;其二是既要提供收费的餐具,同时也有提供免费的餐具,让顾客有得选。

按这个逻辑来看,炭火费是可以收的,但只能让顾客自己点,不能附加,此外门店也要提供免费的炭火,比如顾客不点收费炭火,门店也要让顾客吃到烧烤。商家赚钱无可厚非,设置隐性消费也是可以的,但必须合法合规合理,消费要让顾客自己点,要让顾客有得选。

结语

无论显性消费还是隐性消费,老板要让生意可持续就得满足两个选择:其一是已告知,其二是可选择。

我们以茶馆为例,成都人民公园有一处老字号茶楼,顾客落座就有服务员过来,有顾客不想喝茶点了一杯开水,服务员说一杯开水10元。顾客惊呼,Oh!我的上帝,这世道还这么黑?服务员告知,10元是一人的茶位费,你点其它茶就免收茶位费,其它茶的价格在15-25元之间,且后面的开水是可以免费且无限量续的。

在已告知、可选择的情况下,顾客基本会认同这样的隐性消费,且大多顾客会选择加5元点一份茶。

此处附上一则信息,2021年6月,有顾客到南京某餐厅用餐,付费时,商家说要收取2元的餐具费,由于未提前告知,顾客打了举报电话,最终市监局没收该餐厅违法所得4212元,同时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对商家处以5000元罚款。以中国近千万家餐厅的规模,这样做的大概不止百万家吧?

“已告知、可选择”,这两条原则值得商家们记在心里。

顾客不是付不起2元,他们只是对于商家的行为感到愤慨,为什么要把顾客当傻子呢?虽然大多顾客一笑而过(前提必须是服务满意且菜品好吃),但也有部分顾客怀恨在心,甚至少数顾客拿起举报电话,这对于商家来说都是不值当的。

在顾客的心理上,相比占便宜,他们更讨厌吃亏(损失厌恶原则)。收费和付费都应该大大方方的,而既然收费了,不仅服务要到位,还要让顾客感知得到。

最后我们也奉劝在隐性消费上浑水摸鱼的商家,不要败坏了整个餐饮业的名声和风气,赚钱要靠真本事,要走心。聪明人不止你一个,顾客也不傻。商家和顾客耍手段,法律法规就对行业下紧箍咒,害了自己也害了行业,于千夫所指且写入法册,何必呢?

 

本文转载自筷玩思维,作者:陈叙杰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