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主题店由茶瀑布携手品牌代言人毛不易打造,将落地上海、四川、黑龙江等10个省市。
茶瀑布全国开店停不下来!
继10月官宣门店数破千店后,沪上阿姨旗下品牌茶瀑布近日通过小红书推文宣布,将在全国再开12家主题店。据了解,此次主题店由茶瀑布携手品牌代言人毛不易打造,将落地上海、四川、黑龙江等10个省市,其中黑龙江门店数量最多,达3家,其余地区各1家。
和普通门店相比,茶瀑布这12家主题店主打温暖治愈。门店内不仅能沉浸式体验毛不易歌曲打造的治愈场景,品尝特调的毛不易同款奶茶,店内还设有专属打卡区,方便消费者定格快乐瞬间。
△图片来源:茶瀑布小红书账号截图
茶瀑布与毛不易的这波明星联名主题店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尤其是未覆盖城市的网友纷纷在线表白,“我在武汉很想你”“我在青岛很想你”“不来广州,我要闹了”……
实际上这不是茶瀑布首次加速开店。据沪上阿姨年初招股书显示,截至4月18日,茶瀑布门店仅395家;但截至10月13日,茶瀑布便宣布其门店签约数已突破1000家,半年间月均拓店超100家。今年以来,茶瀑布的开店速度明显提升。
门店高速扩张的背后,与茶瀑布品牌拓店策略的支撑有关。红餐网观察到,为进一步助推扩张步伐,茶瀑布在加盟政策上做了不少优化。比如刚过去的10月,茶瀑布发布开店政策,符合条件的加盟商不仅选址费、培训费等六项费用全免,加盟费更从4.98万降至1.98万,叠加限时补贴最高可达6万元。有加盟商测算,不含装修和房租的情况下,设备、物料等初始投入仅需约9万元。
不过,在红餐网看来,除了低成本加盟,更加吸引加盟商的,应该是茶瀑布的供应链优势。据茶瀑布官方加盟号介绍,当前茶瀑布已共享了沪上阿姨供应链资源。这样的市场策略,有加盟商这样评价到:“既减少囤货压力,又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实际上茶瀑布门店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并非个例,作为沪上阿姨旗下另一重要子品牌沪咖,其门店规模同样亮眼。据壹览商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沪咖门店数量已达1869家。另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上阿姨自身的门店数超9800家,逼近万店规模。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沪上阿姨及其子品牌还将如何布局,红餐网将持续关注。
作者:红餐网桂湘;编辑:李唐
今年以来,小菜园明显在开店这件事上频频发力,尤其是下半年开店明显提速。
小菜园拓店步伐提速!
近日,小菜园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宣布,11月将在全国11个省市新开29家门店,其中8座城市为品牌首店。具体来看各省市门店数量布局各有侧重,河北、浙江各5家,广东、上海各4家,北京、山东、河南各2家,天津、陕西、湖南、江西各1家。门店选址大多集中在商场场景。这波密集拓店引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在线“催更”,“快来成都开啊”“福州求安排”“重庆什么时候有?”……
△图片来源:小菜园微信公众号截图
实际上,这并非是小菜园第一次全国集中开店。今年以来,小菜园明显在开店这件事上频频发力,尤其是下半年开店明显提速。
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小菜园在浙江、山东、湖北、江苏、广东等地累计开出13家新店;7月在江苏、河南等地开13家,香港首店也启动装修;8月于湖南、陕西等地再开20家;9月迎来爆发期,在安徽、湖北等地集中开业48家;10月仍保持势头,在北京、山东等省开14家。再加上11月即将开出的29家门店,这印证了小菜园董事长汪书高此前的表述:“一般情况下,下半年开店比较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小菜园全国直营门店已超790家,覆盖14个省级行政区的184座城市。
对于拓店,今年8月汪书高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曾表示,预计明年底实现千店规模,并且还将有序拓展海外市场。
实际上,在小菜园高速拓店的同时,近年来小菜园还有意在门店运营上降本增效。据了解,为了在降低租金和节省人力成本同时保证坪效,小菜园将门店面积从最初的500平方米优化至220平方米左右,目前该标准已应用于新开门店。此外,小菜园还采用炒菜机器人提升门店运营效率,据介绍目前约200家小菜园门店已投入使用炒菜机器人,可承担后厨1/3的工作量。
这样的降本增效策略促进了小菜园的业绩增长。正如民食之本战略咨询创始人欧峰所言,小菜园的业绩增长,更多是其极致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优化的结果。当前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小菜园今后还将如何布局寻求增长,红餐网将持续关注。
作者:红餐网桂湘;编辑:李唐
零售折扣巨头好特卖,也要跨界卖咖啡了。
近日,红餐网注意到,上海凌空SOHO的好特卖门店悄然增设咖啡柜台,正式跨界售卖咖啡产品。据红餐网了解,好特卖目前上线的咖啡产品共7款,包括金奖美式、鲜奶拿铁、重瓣玫瑰美式等,原料均采用悦鲜活鲜奶。其中最便宜的金奖美式仅售价3.9元,其余产品则均售价6.9元。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一杯美式仅3.9元就能购得,这样的“地板价”在社交平台引发不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9.9元已算低价,好特卖这是不让星巴克活了”。更有网友调侃:“是不是用临期咖啡豆和临期牛奶做的”。
对于后续好特卖门店铺设咖啡线的计划,长宁凌空SOHO门店工作人员向红餐网透露,除了自家门店,上海元山店目前也已上线咖啡业务,后续该服务将逐步推广至更多门店。
事实上,不止好特卖,这两年咖啡赛道迎来了不少跨界巨头,且这些跨界巨头均以“店中店”的模式,布局咖啡业务。
比如烘焙品牌鲍师傅。今年年初,鲍师傅在全国多个门店也同样增设了咖啡机,开始卖起了咖啡。鲍师傅的咖啡产品同样足够亲民,其中黑咖啡系列的冰美式、热美式定价仅3.9元,其他品类价格则5.9到8.8元不等。
时尚服装品牌Zara则于今年4月,在南京新街口旗舰店开出亚洲首家Zacaffè咖啡店。Zacaffè还设有专属休息区,不过咖啡价格定位较高,全线产品在20-40元不等。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法国运动零售商迪卡侬更是早在去年4月,于上海五角场门店开设了中国首间咖啡角COFFEE HOUSE。除咖啡外,该咖啡角还提供烘焙食品和运动特饮等特色产品。
为何越来越多的巨头都将跨界的目光聚焦在了咖啡赛道?
在红餐网看来,咖啡业务天然有轻资产运营的优势。当前巨头跨界咖啡业务大都以“店中店”模式展开,品牌可最大化利用已投入的门店成本。跨界巨头们无需额外扩张店面,仅需盘活收银台旁、休息区等闲置角落即可开辟咖啡区,相当于以较低成本新增业务线。更重要的是,门店既有的稳定客流,为咖啡业务提供了天然流量池,能够对现有流量进行二次开发。
另一方面,巨头跨界卖咖啡本质是将咖啡打造成场景化的增值工具。例如在优衣库、迪卡侬等“耗时体验型”购物场景中,咖啡区可营造舒适休憩空间,延长顾客停留时长,提升品牌好感与购买几率。
而好特卖、鲍师傅等凭借极致低价咖啡有望吸引客流,进而带动门店主力产品销售。未来,好特卖能否凭借低价咖啡显著提升单店营收,红餐网将保持关注。
作者:红餐网郑颖;编辑:李唐
红餐网消息,11月4日,中国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纽交所代码:YUMC,港交所代码:9987)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以强劲的经营利润和稳健的增长态势,展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韧性。
本季度,公司经营利润同比增长8%至4亿美元。得益于餐厅利润率提高(达17.3%)等因素,公司经营利润率提升至12.5%,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4%,并实现了连续11个季度的正增长。

本季度,百胜中国凭借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管理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再度斩获两项国际权威奖项。公司旗下肯德基“食物驿站”项目因有效减少食物浪费、践行社会责任,荣登《财富》杂志2025年“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这是百胜中国第二次获此殊荣。同时,公司凭借在人力资本管理与AI驱动运营转型中的卓越实践,荣获《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颁发的“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彰显其在组织效能提升与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导力。

在门店扩张方面,百胜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本季度净新增门店536家,截至9月底,公司在中国的门店总数达17,514家,其中肯德基12,640家,必胜客4,022家——突破4000店里程碑。快速的门店扩张,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用餐选择,体现了百胜中国对市场前景的信心。
百胜中国的数字化业务也在继续扩大,本季度数字订单约占公司餐厅收入的95%。外卖销售额同比增长32%,占公司餐厅收入的比重达到51%。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我们在充满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再次实现了稳健的季度业绩,加快了开店步伐,取得了同店销售额的正增长,并扩大了利润率。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取得成果并非易事,这体现了我们秉持创新和提效双轮驱动策略的有效性。灵活的门店模式结合我们的加盟战略,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投资实现更快速的扩张。”
屈翠容总结道:“在前端,我们通过多品牌组合、丰富的门店模块和多元化产品线,覆盖了广泛的消费场景与客群。在后端,我们通过跨门店、跨区域的资源共享与整合来提升效率,构建更强大的协同效应。依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成熟的RGM战略(业务韧性、业务成长、战略护城河)以及团队坚实的执行力,我们对未来增长潜力充满信心。”她同时透露,将在11月17日的投资者日上分享更多信息。
百胜中国的成功离不开“提效和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持续推进。
产品创新上,肯德基在经典产品新奥尔良烤翅和香辣鸡翅的基础上,推出了“薄脆金沙鸡翅”,在促销期间,新款鸡翅的销量激增,与烤鸡翅的受欢迎程度不相上下,展现出作为未来增长引擎的巨大潜力。必胜客则推出了新品“手作薄底披萨”,获得顾客好评,复购率可观,并迅速成为最畅销的披萨饼底。

百胜中国还积极在不同价格区间上寻找机会,肯德基入门套餐、必胜客入门披萨今年迄今均实现销售额两位数增长,肯德基更积极探索单价20元以下的实惠套餐,以在部分渠道更好触达追求质价比的顾客,尤其在低线城市增加吸引力。
创新业务模式上,肯悦咖啡的表现尤为突出。肯悦咖啡凭借其创新和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便捷的门店布局,迅速在咖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顾客复购率高,夏季推出的气泡美式更是成为畅销明星单品。目前,肯悦咖啡门店数已突破1,800家,远超最初计划,为公司带来增量销售额及利润。除了肯悦咖啡, KPRO也崭露头角,KPRO专注于能量碗和超级食物奶昔等健康轻食,已在高线城市开设了100多家门店,初期市场反应积极,为公司开拓了新的消费市场。

灵活的店型加上加盟策略,让百胜中国以更低投资更快进入市场。例如,必胜客旗下极具质价比的必胜客WOW乐享会员店门店数扩展至250家,并且进入了40多个此前必胜客未覆盖的城镇。新店将继续面向低线城市布局,为更多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餐饮体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至9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上升3.3%,同时,国家商务部《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提升连锁化率、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育多元化消费场景”三大方向,叠加“十四五”规划中“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化,餐饮市场迎来结构性机遇。
在此背景下,百胜中国凭借资源协同共享和数字化赋能,持续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也精准对接政策鼓励的“消费扩容提质”需求。
此外,百胜中国还通过与头部动画、游戏、体育IP合作,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公司会员体系也不断发展壮大,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会员总数超过5.75亿,同比增长13%,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百胜中国预计2025年全年净增1,600至1,800家门店,并稳步向2026年底2万家门店的目标迈进。凭借多品牌组合、丰富的门店模块和多元化的产品线,百胜中国将覆盖更多消费场景,利用跨门店、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和会员体系共享,公司也将推动新业态快速扩张并贡献额外收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选择和美好体验,确保在中国餐饮市场的长期竞争力。
红餐网消息,11月3日,不少用户发现,饿了么App完成版本号更新至12. 0.1后,已正式更名为“淘宝闪购”。
目前“淘宝闪购”正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体验。此次更新的“淘宝闪购”标语为“外卖放心点,美食准时达”。灰度测试期间,部分用户可通过“淘宝闪购”体验餐饮外卖及日用百货等即时配送服务。目前,饿了么的配送运力已全面承接淘宝闪购订单,覆盖更多品类。
据悉,此次更名是阿里集团即时零售战略整合的一部分,旨在强化“淘宝闪购”作为统一品牌的定位。阿里此次调整将饿了么从独立的外卖平台转变为“即时零售”的履约基础设施,与淘宝流量入口协同,实现“30分钟送万物”的目标。

实际上,早在今年七夕节,饿了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曾发布一则“我们‘橙’了”推文。该推文显示其骑手服装、App图标等视觉元素将更换为淘宝品牌主色调橙色。
星巴克出售在华业务部分股权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红餐网消息,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中国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根据协议,博裕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基于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将获得其相应权益。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总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向博裕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
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秉持共同的发展愿景,双方将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我们将和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打造卓越的伙伴(员工)体验与世界一流的顾客服务,携手谱写星巴克在中国发展的全新篇章。”
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表示:“26年来,星巴克在中国成功塑造了标杆性的高端品牌形象,与中国顾客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我们既认同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也看到了为中国顾客带来更创新、更本土化体验的巨大机遇。基于这一共同的信念,我们将与星巴克精诚协作,融合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业的领导力与博裕深度的本地市场洞察,致力于加速增长,为更广大的中国消费者缔造卓越的咖啡体验。”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表示:“在星巴克中国当前健康的发展势头下,与博裕的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助力我们充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更多中国顾客带来卓越的高端咖啡体验,为我们的绿围裙伙伴们创造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遇,并推动中国精品咖啡行业的进一步升级与发展。此次合作彰显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新阶段发展的坚定承诺。”
博裕投资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深耕中国市场、布局全球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在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构建了涵盖私募股权、公开市场、基础设施及创业投资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平台。博裕通过为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提供资本与战略支持,依托与消费零售、科技创新、医疗健康及新能源领域内领先企业的紧密合作,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卓越的价值和回报。
红餐网消息,10月29日,米其林指南正式公布2026北京米其林指南完整榜单及4项个人大奖。共计99家餐厅入选新版北京米其林指南,其中2家晋升为米其林二星,3家餐厅最新上榜米其林一星。米其林指南导师厨师奖首次在中国内地颁出。
具体来看,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合计41家。24家餐厅摘得2026北京“米其林”一星,荣袍、潮上潮(西城)、家全七福为新上榜一星餐厅。6家北京餐厅摘得“米其林”二星,其中,去年摘得一星的黑天鹅、兰斋在今年晋级二星。潮上潮(朝阳)、新荣记(新源南路)登榜2026北京“米其林”三星。煲煲好、爆肚金生隆(东城)、宝源等26家餐厅获2026北京“米其林”必比登推介。
红餐网消息,10月30日,星巴克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财年业绩报告,中国市场在重振增长的轨道上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营业收入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同店销售额连续第二个季度正增长,利润率季度环比持续提升。
同店销售额的增长得益于多维创新驱动:持续的产品创新有效扩大了顾客群、盈利健康的专星送外送渠道持续扩展,以及星享俱乐部会员权益的不断升级。焕新上市的茶拿铁系列进一步丰富了非咖饮品的选择,有效拉动了下午时段的消费;全新推出的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早餐三明治品类,则提升了食品销售占比。专星送业务借力新平台流量增长与用户补贴政策,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截至本财年末,星享俱乐部活跃会员数已达2550万,创下历史新高。
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达到8.316亿美元,同比增长6% 。2025全财年收入达到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9%。持续的增长势头得益于:1)非咖饮品创新与价格调整带来的需求增长 2)快速增长的专星送业务需求。
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在健康的两位数水平,经营利润与利润率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环比提升。
第四季度新开出183家门店,新进入47个县级市场。2025财年全年累计净新增门店达415家。包括杭州非遗概念店、黄山景区店、上海爱琴海缤纷里门店(位于乐高乐园配套商业街区)等在内的特色门店的开业,持续强化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布局以及与在地文化的深入联结。截至2025财年末,星巴克在全国1091个县级城市开出了8011家门店。新店保持了高效的盈利水平,两年内的新开门店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新开店强劲的经济效益,为星巴克持续把握中国市场的广阔发展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咖啡-推出新品香水粉椰拿铁、金桂系列等时令新品。其中,香水粉椰拿铁选用珍稀泰国香水椰,搭配星巴克金烘浓缩咖啡,支持客制化定制糯香斑斓、莓莓等风味。值得关注的是,星巴克是市场上唯一提供无糖桂花风味美式与拿铁的品牌,树立了健康风味饮品新标杆,并丰富了“真味无糖”产品选择。
非咖-王牌品类茶拿铁系列迎来焕新升级,抹茶拿铁以更好的原料、工艺和配方标准重塑经典,将备受好评的焙茶拿铁引入中国市场,为顾客提供更健康的风味和细腻口感,精准响应新消费趋势和需求。茶拿铁系列进一步丰富了非咖产品组合,并大大提升了下午茶时段销售。
食品-融合西式风格,创新推出多款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新品,包括爆汁脆肠酥皮卷、早餐三明治系列、慢炖番茄牛肉芝士薄饼、香烤白汁大虾芝士薄饼等,带动早餐和午餐时段消费提升。
“秋天第一杯”营销创纪录:借力中国立秋节气“秋天第一杯”的社交热点,星巴克推出限定金桂系列新品(金桂拿铁、金桂金烘美式、金桂凤凰单枞茶拿铁),创下单日销售额历史最高纪录,体现品牌影响力与本土文化的共鸣。
深化兴趣社区联结:星巴克携手小红书APP,将全国1800余家门店升级为宠物、手工、骑行、跑步四大主题的“兴趣社区空间”。通过线上内容与线下“第三空间”的深度融合,服务日益活跃的兴趣社群,让同好群体在“第三空间”碰头、分享与共创。
携手中国东方航空升级会员权益:通过星享俱乐部与东方万里行会员体系的全面打通,双方为近2亿会员开启了“啡行模式”,推出一系列专属权益,有效提升会员活跃度,推动活跃会员数突破2550万,创下历史新高。
专星送业务创新高:受益于外卖行业补贴效应以及自身数字化能力建设,单日、单周、单月及当季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公司致力于在保持高标准服务的前提下,驱动增量销售额,同时确保健康的客单价和利润率,实现稳健的盈利增长。
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SITC):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于9月正式对外发布成立以来的数字化建设成果,并迁入深圳河套科创中心新址。秉持 “科技融合人文” 理念,聚焦门店、产品和伙伴三大核心领域,以大数据洞察为引擎,加速产品创新与客制化,打造“千店千面”的第三空间,重塑星巴克体验。
与远景科技集团拓展可持续战略合作:在既有的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与绿色门店的可持续创新合作基础上,星巴克中国与远景的合作延伸至供应链碳管理领域。双方将共同打造星巴克中国供应链碳管理平台,覆盖100%的直接供应商与关键间接供应商。该平台将协助星巴克核算数千款产品的碳足迹,并为不同业务垂直领域定制减碳路径,其成果也将为整个食品饮料行业提供借鉴。星巴克中国正以数字技术驱动效率与减碳,同时提升伙伴与顾客体验,开创全链协同减碳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2025财年第四季度,我们在重振增长的轨道上持续向好,关键业务数据稳健增长,更在财年收官季创造了多项业绩指标的历史新高。这一出色表现得益于以茶拿铁系列为代表的持续性产品创新,以及高速增长的专星送业务。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我们团队以敏捷的姿态持续优化产品与定价体系。更重要的是,新开门店所展现出的强劲经济效益,成为我们持续开拓中国市场,把握广阔发展机遇的强劲动力。
我们在创新中坚守,在坚守中变革,不断强化品牌势能,始终以人文精神驱动业绩高质增长,全国6万多名伙伴以一如既往的卓越服务,塑造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和顾客体验焕新。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并将继续赢得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曾“三进两出”内地市场的Popeyes,要开始向全国扩张了。
北美网红炸鸡品牌准备再一次挑战北京市场。
近日,据公众号@MORE城市新摩力 透露,连锁炸鸡品牌Popeyes即将回归北京,位置位于王府井大街,目前某招聘软件上已有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
1999年,这家北美“炸鸡神话”就曾把中国首店开在北京王府井,可好景不长,2002年底,Popeyes便关闭了北京的两家门店,并在次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如今,Popeyes在经历过“三进两出”内地市场后,已经在上海重新开出近60家门店。
此次Popeyes重回北京,是否预示着其正准备在全国开启进一步的扩张?
除北京外,红餐网注意到,Popeyes还在招聘杭州、南京两地的工作人员,其官方小程序中也已上线北京、南京的选项,只是点击后尚未显示具体门店信息。
另据网友分享,在南京的新街口苏宁生活广场、1912街区以及杭州的滨江银泰百货,均已出现了Popeyes的围挡;企查查亦显示,Popeyes中国所属公司玻比派(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10月28日新增一起对外投资,成立了南京分公司。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种种迹象表明,Popeyes终于要走出上海这个舒适圈,再度挑战复杂多变的中国市场。
回顾Popeyes过往在中国的动作,可谓是一波三折。
公开资料显示,1972年诞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Popeyes,是Tim Hortons和汉堡王的兄弟品牌,在北美市场的地位可与肯德基、麦当劳比肩。
在2003年第一次退出中国市场后,Popeyes于2020年在上海卷土重来,开业之初,场面十分火爆,一度创下“排队最高8小时”的纪录。彼时,Popeyes中国首席执行官Raphael Coelho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计划未来10年在中国大陆开设超过1500家门店。
但热度并未转化为可持续的扩张力,在随后的2年时间里, Popeyes仅在江浙沪地区开出10家门店左右,“十年千店”的目标成了空中楼阁。自2022年8月起,Popeyes又突然集中关闭了7家门店,其中包括上海4家、杭州2家和南京1家。

△图片来源:Popeyes中国官方微博
这一轮关店潮背后,或与品牌方和特许经营方之间的矛盾有关。
Popeyes母公司RBI曾在2021年财报中披露,2022年初,公司就2021年出现的“商业纠纷”与汉堡王和Popeyes的中国主特许经营协议方进行谈判。彼时,Popeyes的中国运营商为土耳其大型餐饮集团TFI,不过,RBI并没有在财报中提及任何公司。
2023年4月,Popeyes关闭了上海最后一家门店,这也意味着该品牌第二次折戟内地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RBI宣布笛卡尔资本接替TFI,成为Popeyes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新“操盘手”,而后者就是Tims天好中国的大股东。2023年3月,Tims天好中国宣布完成与Popeyes的业务合并,并获得Popeyes在中国大陆和澳门独家经营权及特许经营权。
2023年8月,经过四个月的调整,Popeyes在原淮海中路旗舰店旧址重新开业。当时,针对开店计划,Tims天好中国CEO卢永臣放出与3年前类似的豪言——未来10年计划在中国开出不少于1700家门店。

△图片来源:Popeyes中国官方微博
戏剧的是,重回内地市场仅一年后,Tims天好中国就以1500万美元将Popeyes“卖回”给了RBI,选择重新专注于咖啡业务。
此后,随着RBI的全面接管,Popeyes也迎来了更快速的发展阶段,但只聚焦于上海市场。
根据RBI发布的投资者资料,今年上半年,Popeyes中国录得系统销售额800万美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的900万美元。可见,如今Popeyes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走出上海、拓展全国市场,也在意料之中。
如今的中国炸鸡市场,像是一锅热油,品牌进场人声沸腾,可一不小心就会糊。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全国鸡排炸鸡品类在营门店总数约为17.5万家,在营品牌数超过1万家,赛道拥挤程度可见一斑。
尽管竞争日趋白热化,近两年仍有不少新玩家选择入局。
去年,火锅巨头海底捞在山西太原跨界开出小嗨爱炸首店,正式进军炸鸡赛道,不过其扩张步伐较为谨慎,截至2025年9月,全国仅有8家直营门店。
今年8月,本就靠炸鸡起家的肯德基,在上海新开了两家炸鸡专卖店,分别为炸鸡兄弟中式店、炸鸡兄弟韩式店,主打外卖和外带,覆盖午市至宵夜全时段。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与此同时,一批中式炸鸡品牌也在迅速崛起中。
比如,新中式炸鸡品牌临榆炸鸡腿在上个月宣布全国门店数量突破5000家,成为中式炸鸡中首个达到这一规模的品牌。
老韩煸鸡、虎头炸、延庆观炸鸡、炸鸡翁等品牌也在全国拓展至300家以上,具有一定的连锁化规模。
此外,像西少爷、味千拉面等快餐品牌也纷纷在菜单中加入炸鸡餐品,以小吃形式补充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对于Popeyes而言,扩张之路挑战重重。
从价格上看,据红餐大数据,鸡排炸鸡品类的整体客单价在23.5元左右,全国约70%门店的人均消费位于20元以下。而Popeyes的人均价格为31元,明显高于市场均价。
在品牌认知度还未广泛建立的阶段,如此定价能否被更多消费者接受,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在重回内地市场的两年时间里,Popeyes只在上海区域发展,对于沪外的城市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新品牌”。不过,从其扩张的步伐来看,Popeyes也是有进行相关考量的,其新选择的北京、南京、杭州市场,都是曾短暂进入过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图片来源:Popeyes中国官方微博
目前来看,中国炸鸡赛道依然是一个容量可观的市场,对于想入局和扩张的品牌来说,都存在不少新机会。可如今Popeyes的扩张之路能否走通,还需要其用更灵巧、更本土化的策略。
在本土巨头和新秀的夹击下,Popoyes是否能成为新的“当红炸子鸡”,红餐网将继续关注。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卢子言;编辑:笛子。
10月28日,广州炳胜公馆(珠江新城店)、炳胜私厨(中达旗舰店)两家2025“黑珍珠”上榜餐厅正式入驻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并推出专属“主厨推荐单人工作餐”,券后价格最低不超过60元,包含蜜汁蒸凤爪、蟹黄干蒸烧卖、公馆小炒黄等多款黑珍珠品质招牌菜。
同时,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宣布启动“高分堂食店工作餐”计划,将携手更多“黑珍珠”“必吃榜”等品质正餐堂食商家,推出“单人餐”“双人餐”等专属创新外卖套餐,提升包装品质、履约效率,在工作餐等外卖刚需场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海底捞将烘焙生意搬进了火锅店。
最近,红餐网观察到,北京、珠海、广州、厦门、南昌等全国多地海底捞门店,已悄然在小料台上线甜品自助服务。
据海底捞多个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当前的甜品自助主要还是以门店的引流推广为主,同时该服务目前也尚处试水阶段,每天售卖的烘焙产品还会根据情况调整。
在具体服务模式上,各地海底捞门店略有差异。据红餐网了解,主要分为两种打卡获取形式:一种是门店直接将甜品自助直接纳入售价11元的小料台自助服务,消费者在大众点评等平台完成打卡后即可畅享甜品;另一种则是门店采用“打卡赠甜品”模式,比如海底捞珠海梅溪商业广场店,消费者打卡后可直接免费领取3款左右的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形式,海底捞的甜品自助均以到店消费火锅为前提。

△图片来源:小红书账号“海底捞火锅(陕西山西湖南)”
此外,从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图片来看,不同海底捞门店上线的蛋糕种类各有不同,部分门店的甜品自助台上甚至直接出现了盒马、好利来等的产品。关于这点,红餐网从海底捞珠海梅溪商业广场店以及北京太古里3.3店的工作人员处得到了证实,当前部分海底捞门店的自助烘焙甜品,确实直接由门店采购自这些品牌。
不过除了门店自行采购,红餐网还了解到,当前针对自助烘焙服务,已有一批海底捞门店接入了品牌专属的合作供应链。比如位于广州珠影星光城店、成都世豪广场等海底捞门店表示,他们门店的自助烘焙产品,就来自海底捞专门合作的供应商。
那么,海底捞的自助烘焙服务是否会长期推行呢?
海底捞珠海梅溪商业广场店相关工作人员向红餐网表示,若依赖门店自行采购,成本投入较大,更可能局限于短期营销活动,但如果是由海底捞系统统筹生产配送,自助烘焙服务才具备持续推行的可行性。
不过另据海底捞广州珠影星光城门店负责人透露,若后续消费者对甜品自助的接受度较高,海底捞不排除会启动相关烘焙产品的统筹工作。
就网友的反馈来看,海底捞的自助烘焙服务,明显取得不错的推广效果。海底捞甜品自助的相关帖子下,网友反响十分热烈。不少网友调侃:“这不得捞一把”;还有不少网友追问:“我IP有吗”;部分已体验的网友们则给出好评:“味道还不错”。另据珠海梅溪商业广场店工作人员反馈,自甜品自助上线以来,每天常有十几二十人专门咨询并到店消费。
在红餐网看来,“火锅+烘焙”的组合天然就具备高适配性。一方面,针对火锅门店常见的15分钟候餐时间,自助区的烘焙产品能成为消费者理想的“垫胃选择”。另一方面,在用餐时,烘焙产品的甜腻感恰好可以中和麻辣、牛油等重口味火锅的辣味,从而提升用餐体验。
后续海底捞是否会将甜品自助升级为门店的长期服务,红餐网将持续保持关注。
作者:红餐网郑颖;编辑:李唐
塔斯汀迈入万店俱乐部。
近日,塔斯汀全国门店数突破10000的消息引发不少业内的关注。继华莱士之后,塔斯汀成为了第二个闯进“万店俱乐部”的中国汉堡品牌。
数据显示,2020年塔斯汀门店数在500家左右。来到2021 年 11 月,塔斯汀获得源码资本与不惑创投 1.2 亿元的首轮融资,年底签约门店也因此超过1000家,其开店步伐也明显加速。直到近期,塔斯汀门店破万。据GeoQ智图统计,从2022年11月至今年10月,其仅用3年时间就新开出了7707家店。
不难看出,自2019 年,塔斯汀明确 “中国汉堡” 定位后,凭借在产品上“烧饼夹炸鸡”的创新搭配,再加上低于麦当劳、肯德基的亲民价格,获得不少消费者追捧,也正式开启了门店狂飙之路。仅用 6 年时间,塔斯汀就实现了万店规模。
塔斯汀突破万店的背后,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下沉市场开店是其最引人关注的核心战略。事实上,塔斯汀的系列市场策略也确实是围绕三四线城市开店而展开的。比如其产品定价为12-25元,如此亲民价格,也让塔斯汀一度被称为“县城青年最爱的汉堡”。

△图片来源:塔斯汀
在取得一定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后,2023年塔斯汀在北京西站南广场开出首个一线城市门店,开始重点向一二线城市开店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塔斯汀在一二线城市开店的同时,有意将门店布局于社区与商圈。据红餐大数据显示,塔斯汀当前在二线以上城市开出门店超5000家,成功上演了一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戏码。
事实上,在塔斯汀蒙眼狂奔,冲刺万店的同时,中式汉堡赛道的市场竞争也在越演越烈。
红餐网观察到,自塔斯汀开创中式汉堡风潮后,中式汉堡赛道也涌现了一批以现做、手擀、新中式等标签的汉堡品牌。其中百基拉、堡马先生中国汉堡、汉唐春中国堡、欢乐季、大大方方、熊猫现手工中国堡等品牌当前已形成一定的门店规模。红餐大数据显示,百基拉已在全国拥有500多家门店,汉唐春中国堡、堡马先生的门店数也达到了百店左右规模。
另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西式快餐品类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全国中式汉堡门店数就已经近2万家,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30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中式汉堡品牌扩张相对缓慢,部分品牌甚至出现了门店缩减的情况,比如据红餐网统计,百基拉从去年11月的620家减少至558余家;同一时间,堡马先生也从170多家店降至96家。
一边是赛道的扩容,另一边是赛道迎来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对于一众中式汉堡品牌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作者:红餐网郑颖;编辑:李唐
“鱼想说”开启全国化品牌传播新征程。
车身和车厢内的座椅头枕套上,都鲜明标注着“在家做酸菜鱼 选鱼想说”的标语。
红餐网消息,10月16日,中国免浆黑鱼片开创者百香顺集团旗下品牌“鱼想说”与高铁携手合作,在上海南站开出首趟高铁冠名专列,开启全国化品牌传播新征程。此次“鱼想说”与高铁合作,是品牌与“国家名片”的品质共鸣——将以高铁速度送美味至千家万户,借高铁公信力传递健康理念,让“在家做酸菜鱼,选鱼想说”的认知覆盖全国,助力品牌拓展市场版图。

“鱼想说”是聚焦家庭酸菜鱼赛道的品牌,正以多元产品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正如百香顺董事长陈春旭此前所表示的,“未来黑鱼片行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安全、品质、品牌、服务等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必须练好内功。”
据了解,“鱼想说”金汤酸菜鱼采用活鱼现切,严选鱼身中段优质部位,运用零下196℃液氮瞬间锁鲜技术,完整保留了鱼肉的鲜嫩口感与营养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消费体验。

除了新鲜,“鱼想说”酸菜鱼的产品还好吃便捷。据了解,其鱼肉搭配金汤、酸菜、香辣双椒等多种风味因素,对标五星级酒店大厨水准。并且,消费者在家仅需三分钟即可复刻这一美味,打破烹饪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品质把控方面,“鱼想说”还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仅通过去刺工艺,为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安全关怀,其每份产品还经过数十道严谨的理化检测流程,确保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可控。

目前,“鱼想说”已建成了规模化生产基地以及覆盖全国的销售团队和网络,关于未来发展,“鱼想说”相关负责人向红餐网表示,要“全力打造全球酸菜鱼的第一品牌”。
总体而言,“鱼想说”通过便捷化、高品质的产品设计,呼应了健康、便捷饮食需求增长的行业趋势,未来品牌还将如何布局,红餐网将持续关注。
百香顺是国内知名的餐饮标准食材供应商,比较早发力黑鱼片标准化生产企业,先后投资兴建了广东、江苏、湖北、安徽四大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杭州、郑州、无锡、江门、沈阳等地布局了七大中心仓,部建了八个销售大区,服务1000多个客户及上万家的餐饮门店。年产销超6万吨,是黑鱼片行业头部企业。
作者:红餐网桂湘;编辑:李唐
10月16日,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表示:“商家在美团外卖上,不只能服务更多客户,更能接触到愿意消费、留存和回头的客户。”
薛冰解释称,对于顾客而言,美团的配送速度快且稳定,更好服务了消费者,对商家而言,也代表着用户留存更好、回头客更多。
据了解,美团现场也展示了相关数据。数据显示,美团外卖的平均配送速度领先行业13%,准时完单率超过99%。
今年7月,美团外卖单日订单超过了1.5亿单,而当天的外卖平均送达时长为34分钟。
另据现场公布的行业数据,今年以来全行业新增订单之中,75%的订单客单价不足15元,外卖大战导致餐饮商家的价格修复更加艰难。
薛冰表示,高质量用户对商家提升真实经营质量至关重要,尤其随着补贴退潮,行业来到一个关键转向节点——与其再纠结于短期的订单数字,不如回归经营本质,让每一笔订单更稳、更有价值,美团将帮助商家守住品质、稳住利润。
10月16日,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表示,外卖行业的每轮增长都是由供给侧的进步带来的,从来都不是靠补贴。
例如,外卖商家数量第一次指数级增长,是因为美团外卖将电话点餐转变为网络点餐;而消费者体验到更快、更稳的配送服务,享受更丰富的供给,则始于2015年美团配送的上线,许多不具备配送能力的商家可以上线外卖。
2017年供给侧再次发生变化,许多专为外卖而生的连锁餐饮企业出现,美团在2019年提出堂食、外卖“双主场”的价值主张,鼓励正餐店推出符合外卖场景的店型。2024年年底,美团在业内首创“专注于外卖服务”的卫星店模式。
“供给端的持续优化是行业增长的真正质量和厚度。” 薛冰表示,过去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是从供给稀缺到快速增长。而在当前背景下,“一招鲜的通用模式应走向更深度、更精细化的效率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