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肯德基、华莱士的薯条,竟然都出自这个内蒙古五线城市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作者:Sage 2024-12-13 11:41:36
FBIF食品饮料创新
创新,深度,推动食品行业发展

1987年,肯德基来到中国内地,在北京前门开出中国内地第一家餐厅;1990年,第一家中国内地的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2001年,第一家华莱士才在福建师范大学门口诞生。这些“洋快餐”品牌除了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炸鸡、汉堡,还带来了一样全球风靡的小吃——薯条。

华莱士产品

图片来源:华莱士官网

在洋快餐品牌入华之前,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没有吃过薯条。伴随着薯条在中国遍地开花,“薯条巨头”辛普劳、蓝威斯顿、麦肯食品也相继进入中国,在中国投资设厂。

其中,蓝威斯顿选择把2座工厂都设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这座城市有另一个名字——中国薯都。

乌兰察布作为内蒙古的五线城市,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可能都对它不算熟悉,但这里生产的薯制品,多数人可能都吃过。麦当劳、肯德基、华莱士的薯条,不同口味的薯片,各种造型的薯柱、薯饼,巴奴火锅的涮制土豆片……它们很可能原料来自乌兰察布,也可能就在乌兰察布生产。

世界三大薯条供应商之一的蓝威斯顿,两家中国工厂均位于乌兰察布;国内第一家成功“走出去”的马铃薯企业希森的马铃薯种业公司在乌兰察布,它在这里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工作;将数万吨薯条卖到海外的中国企业凯达恒业的工厂同样在乌兰察布,它们生产的薯条会从乌兰察布运到全球各地。

蓝威斯顿薯条制作

图片来源:Lamb Weston Holdings

如今,乌兰察布已经吸引马铃薯加工企业37家,其中不乏凯达恒业这样在外资林立的薯条加工领域,开辟出国产冷冻薯制品加工的“中国制造”企业。当蓝威斯顿、凯达恒业的新建项目全部投产后,乌兰察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薯条加工基地和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1]

目前,乌兰察布马铃薯加工转化率达到了45%,尽管对比欧美60%-70%的加工转化率仍有不足,但相较国内部分地区马铃薯加工转化率还不足12%,已是一个新突破。[2]

内蒙古的乌兰察布,为什么吸引了如此多的马铃薯企业,为什么全球马铃薯相关制品都可能来自乌兰察布?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一一介绍。

01

你吃的薯条,可能是这个五线城市制造

在2023年的“麦麦全席”上,一个种土豆的农户从内蒙古赶到上海,他叫宋振华,是辛普劳中国合作土豆农户,而辛普劳是麦当劳中国的薯条供应商。作为一个靠种植为生的农户,宋振华在内蒙古种植的土豆会通过麦当劳的食物供应链制成薯条,被更多人品尝到。[1]

麦当劳的消费者或许不知道他们吃的薯条原料可能来自乌兰察布,但餐饮品牌巴奴的消费者很可能对乌兰察布的土豆留下深刻印象。

去年,巴奴的“18元5片天价土豆”曾引发热议,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曾带领团队前往乌兰察布,开启了一场原产地溯原地之旅。最终这款“天价土豆”保留了下来,但之前“富硒土豆”的名字变更成了“乌兰察布土豆”。乌兰察布的地名代替“富硒”来为消费者做种草,杜中兵表示这款土豆是:“最适合涮火锅的土豆。”[2]

除了选取乌兰察布的土豆做原材料,选址在乌兰察布加工土豆的工厂也越来越多。

其中就包括了世界三大薯条供应商之一的蓝威斯顿,可以说这是一家改变了薯条行业游戏规则的企业,它提升了整个薯条加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

当土豆削皮完毕,下一步是切割为薯条时,这时候就需要用上Lamb水枪刀。这是蓝威斯顿1960年的发明,是首款能在高速水流中切割薯条的设备,通过不同的刀片组合,水枪刀能将一个完整的土豆切为不同形状的薯条。

但切割后的土豆条可能仍有“缺陷”,形状不规则的土豆可能还有部分表皮带有凹陷、黑点。1983年蓝威斯顿设计出的自动瑕疵清除系统,为整个薯条制作流程按下了“加速键”。薯条通过传送带被送到自动瑕疵清除系统中,通过搭载化学成像模块、专用旋切机、空气动力刀片等设备,把土豆的“黑点”被留在工厂。

水枪刀和自动瑕疵清除系统,推动了薯条加工的自动化,把薯条加工更高的利润留在了工厂。

多次改变薯条行业游戏规则的蓝威斯顿两家国内工厂都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产业带之内。蓝威斯顿的第二家工厂正式落成投产后年产冷冻薯条预估可达10.8万吨。2021年中国薯条需求量为44.65万吨,智研咨询预计2023年中国薯条需求量将达到54.76万吨,[3]也就是说蓝威斯顿的两家工厂足以满足中国薯条市场接近1/5的需求。

而中国消费者的薯条需求仍在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为3687.8亿元,同比增长36.3%,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277.8亿元。蓝威斯顿国际市场总裁Marc Schroeder也曾表示在薯制品消费领域,中国人均吃薯条数量比较少,中国人均消费市场还比较小。[4]

除了国际巨头,乌兰察布也不缺中国薯条的新玩家。

薯条作为“舶来品”,过去基本属于欧美外资的主场,没有中资企业。随着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土豆作为第四大主粮,蓄势多年的中国制造业也开始尝试加工生产薯条,试试和外资“抢生意”。

刚刚拿到黑蚁资本、建发新兴近4亿元投资的凯达恒业就属于其中之一,虽然2019年才开始做薯条,但已先后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和太仆寺旗建立起两个冷冻薯制品产业园区,企业透露预计两年内凯达有望拥有亚洲最大的冷冻薯制品加工能力。

凯达恒业创始人及董事长刘长安在接受FBIF采访时表示,他2019年在荷兰考察时发现当地企业生产的薯条数量非常多:“第一个薯条厂可以生产80万吨薯条;第二个是两个兄弟创办的工厂,可以生产120万吨薯条;第三个合作社,能够加工40万吨薯条,销售马铃薯120万吨。荷兰的人口规模甚至不如北京,但能诞生三个规模如此之大的企业,想到当初我只想做十几万吨的产线,很受刺激。”

从荷兰考察归来,刘长安就决定在凯达的乌兰察布工厂一期上三条大的法薯生产线。刘长安表示,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除中国外亚洲对薯条仍有160~200万吨需求。凯达产业园的产量只能满足这个市场1/5-1/4的需求,市场依旧非常广阔。

当产量已经到了一定数字,出海,也成了凯达这类高数控化程度的现代加工厂的选择之一。刘长安表示:“中国市场是现成的市场,在亚洲市场我们也有很好的竞争优势。因为供给端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印度产能相对不足,我们的产能对于这样的(亚洲)市场来说,份额并不太大。”

凯达恒业冷冻薯品事业部总经理金亚丽表示:“我们的主要客户包括西式快餐连锁品牌、休闲零食品牌、连锁零售渠道等等,服务的客户已达1000余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受马铃薯收购量的限制。”[5]

2022年,对于凯达这类中资薯条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全球薯条大缺货,在这个卖方市场中,凯达内部不同的部门也开始“抢薯条”。最终,刘长安对3个不同的薯条部门做出了平分的决定,即便是当时占比不大的出海业务部门也得到了1/3的货源。在薯条紧缺时,这些薯条帮助凯达接入了诸多海外客户的供应链,进一步打开了海外市场。

金亚丽告诉我们:“我们的困难就是过去客户不了解中国产品,因此我们的产品需要比外资更好,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要有更低的价格,通过极致的质价比才能打动客户。海外市场虽然从0到1很困难,但是一旦突破,就很容易从1做到100。”

目前凯达海外销售占比约4成,已将国产冷冻薯条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

凯达生产的薯制品产品

图片来源:凯达恒业

除了有工厂在乌兰察布制作薯片、薯条、薯饼、薯泥这类加工产品,也有企业在这里生产马铃薯淀粉。

为康师傅、好丽友、今麦郎、达利园、双汇、统一、洽洽、盼盼、上好佳等200多家大型食品提供供给的福景堂也在乌兰察布建有产业园。福景堂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生产马铃薯淀粉20万吨、马铃薯调和粉10万吨,年回收食品级马铃薯蛋白粉1万吨,年回收食品级马铃薯膳食纤维粉5000吨。[6]

福景堂的淀粉占全国淀粉总产量的35%,而2022年我国马铃薯淀粉的产量约为48.82万吨。也就是说乌兰察布项目建成后,这个福景堂宫产的淀粉产量将满足国内马铃薯淀粉需求的2/5。

2022年,乌兰察布的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已经达到了63亿元以上。等到蓝威斯顿、福景堂加工项目落地,乌兰察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薯条加工基地和薯淀粉生产基地。[7]

02

内蒙古五线城市,吸引了37家马铃薯加工企业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

当你进入乌兰察布,大概率会收到乌兰察布市政府办的短信宣传——四季旅游好去处,马铃薯、燕麦、酸奶之都欢迎您!

如果说中国薯都吸引工厂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内蒙古和北京的对口脱贫攻坚关系,为乌兰察布吸引诸多薯制品公司创造了“人和”的条件。

刘长安表示,自己当时选择在乌兰察布建厂就是响应中央脱贫攻坚的号召。“市区两级政府都得到了支持。当时买了200亩地,建了休闲薯产线和博物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500亩地,是国家级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园。面积从200亩到了1500亩;投资从5亿元到30亿元,产值从5亿元到了40亿元。”

政策的扶持不仅给了企业家选择乌兰察布建厂的信心,也给了农户扩产、回归乌兰察布种马铃薯的勇气。给种植户提供贷款,给种植户提供“价保”,实现了乌兰察布种植者的“人和”。

种植大户师有明就说:“我种了1800亩马铃薯,预计亩产3.5-4.5吨,按照现在的行情除去成本每亩至少净赚3000元。年初原打算种植1000亩,后来邮储银行主动为我增信至100万元帮助扩大种植规模。贷款随用随借随还,收获期结束后就可以提前还贷,明年春耕备耕期间再贷,能省不少利息。”[5]

除了主动提供贷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乌兰察布监管分局还会为农户解决“看天吃饭”的后顾之忧。四子王旗东八号乡种植户李忠介绍,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让他不用担心马铃薯卖不上价:“只要市场平均价格低于1.2元/公斤,不论马铃薯是否卖出,保险公司都直接按合同赔付。”[5]

不断扩大的马铃薯原料需求,已被验证的高产马铃薯种子,则是乌兰察布吸引薯制品公司在此建厂的“天时”。

马铃薯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农产品能卖上价,这才能吸引种植户回乡种植。而乌兰察布完善的产业链,这里16家的种薯企业虽然不起眼,但在更早之前就开始为种植户保驾护航了。

希森是国内第一家成功“走出去”的马铃薯企业,它的薯种已经成功出海。“希森6号”的马铃薯曾达到单季亩产9.38吨、9.58吨的产量,两度刷新了亩产世界纪录。高产的薯种在乌兰察布得到了种植户认同,产出更多的马铃薯,足够的马铃薯产量才能让犹豫不决的建厂决策者认为“是时候了”。

黄素芳是一个种植大户,她同时负责代理经销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种薯。“起初推广的过程很难,就算种薯再好,大家没看到收益就是不相信。”黄素芳只能自己先试种,产量丰富后周边的薯农也开始向她购买薯种。[8]

“希森6号”的薯种,让选择它的种植户把一季销售变成了四季销售,产量高、出苗时间短都是这个薯种的优点。仅靠卖马铃薯,黄素芳一年的收入就能超过20万元。她见证了乌兰察布商都的变化,从以前地荒了没人愿意种,到现在的需要招人种地:“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好多当地人生活好了不愿意吃苦,我们还要从外地招工”。[8]

而乌兰察布本身的地理条件则是它吸引诸多工厂的“地利”。

某个乌兰察布土豆加工厂产业链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我公司生产的薯条主要供应乐事、肯德基、华莱士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受马铃薯收购量的限制。”[5]

蓝威斯顿全球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张晨则表示,乌兰察布丰富的原料和成规模的产业链是蓝威斯顿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乌兰察布是中国的马铃薯之都,是中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区。不光是这里的气候条件,乌兰察布围绕马铃薯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4]

凯达恒业的金亚丽也表示,乌兰察布的原料优势能够帮助下游客户降低成本。“乌兰察布地处北纬41-43黄金种植带,是公认的‘薯都’,包括太仆寺旗坝上地区,都是很好的产薯地带。”

除了原料优势,金亚丽介绍内蒙古的原料优势也帮助凯达降低了成本。“从用电来说,内蒙的能源成本在国内具有很大优势。内部电力4毛多一度,北方一线城市至少9毛到1元。相较北方一线城市的一吨蒸汽价格330~350元,我们在乌兰察布使用的价格降低近一半。”

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凯达还引进了包材厂等供应链的配套服务,产业园集聚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凯达恒业的成本不断降低,品牌也可以相对降低售价,具备价格优势的产品在出海时就走上了“高速公路”。

03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从种土豆、加工土豆,再到做土豆品牌

或许每个行业都在努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像凯达恒业、蒙薯食品这样的公司,在把生产的薯制品卖到海外后,它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

2021年,蒙薯食品第一次出口薯条,把总重约50吨,4个集装箱的薯条出口到了日本。当时,蒙薯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薯小皇,这个品牌还请了演员邢菲作为新的代言人,推出了苹果泡泡、辣么嗨鸭两种新口味,产品主打主打集营养、健康、还原食材本真味道。

除了薯小皇,蒙薯还有自主品牌嘟嘟薯。品牌宣传称嘟嘟薯一体化生产线保证马铃薯从育种到入厂清洗,去皮后整颗切条,全部在可控的安全环境下操作;加工上采用先进的日式低温VF技术,在锁住马铃薯原生新鲜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的同时,确保生产出的每一根薯条色泽金黄,口感酥脆。

为了更契合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嘟嘟薯有袋中袋独立包装和袋装计量称重两种不同的包装形式,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

“和高温油炸相比,低温油浴薯条含油量低、致癌物少,也能保留更多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蒙薯总经理卢文兵介绍道:“我们生产的薯条有合作品牌‘薯小皇’和自主品牌‘嘟嘟薯’,目前正在布局抖音、天猫等线上平台,努力打开全国市场。”[9]

2022年,凯达也开始尝试做休闲食品版块的自有品牌——薯都薯。

凯达休闲食品事业部总经理刘根对我们表示,在当时市场已经较为饱和的情况下,薯都薯选择了两条路。“一是要做适当差异化,二是跟随市面成熟产品。

“总体来说,第二条路不太好走,陷入了内卷,竞争太激烈;反倒是第一条差异化的路走得不错,通过创新口味,推出了有差异化味料的产品,再通过达人渠道内容的差异化,跑了出来。这个过程也有挑战,如果有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对手也会很快推出一模一样的产品。”

除了因地制宜,找到工厂生产的产品差异化打造品牌,还有敏锐的从业者在乌兰察布看到了农产品品牌化的可能。

在热门综艺《再见爱人4》中,嘉宾在内蒙古住进了火山民宿。这个火山民宿的创业者郭晨慧不仅打造了民宿品牌,也打造了土豆品牌——乌兰土宝。通过电商运营,郭晨慧把家乡察右后旗的后旗红土豆卖出了苹果的价格。

郭晨慧家乡所在的乌兰哈达苏木七倾地村面朝火山群,她把得天独厚的产地作为卖点,创立了“乌兰土宝”品牌,通过精挑土豆、精细包装、精准营销,每年售出500吨以上的土豆,销售额可达300+万元。

同时,内蒙古盛产的土豆也被一些内蒙古当地品牌做成了点心,让土豆也有了甜蜜的可能。蒙式糕点开创者娃姐食品就推出了“薯小酥”这样的特色糕点,这家公司一向以内蒙古优质的马铃薯、牛奶、面粉、燕麦等食材融合的方式来创新的休闲食品,甚至在南方市场都很受欢迎。

但马铃薯不仅可以做零食,海外的马铃薯也是一种主食。随着消费者越来越习惯薯条、薯饼、薯球类马铃薯产品,马铃薯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四大主粮作物,也有越来越多品牌开始生产直接卖给消费者的马铃薯制品。

山姆近来上新的大薯饼就是其中之一,这款产品是由全球最大的冷冻马铃薯生产商麦肯制作的。

2023年,麦肯食品营业额为140亿加元(约为72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对比国内刚刚开始生产薯条、薯饼的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字。

刘长安也表示:“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想要追赶外资友商的规模,仍然需要相当的时间。”但国产品牌凯达目前已经开始C端薯条产品线的尝试,今天凯达的自有品牌薯条已经进入了头部的外资零售渠道。

金亚丽表示凯达C端薯条品牌的发力应该在明年。“原因和包装硬件相关——菲律宾家庭都买1kg的包装,因为他们当做主食来吃。国内情况不同,大家吃薯条更像吃零食,因此国内更需要小包装。我们生产就需要专门设计小包装的自动化生产线,快的话在12月,慢的话在明年1月份左右完成。另外,法薯电商部也将成立,未来进入家庭市场。”

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22-2027年中国速冻薯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从马铃薯加工的产品结构看,中国马铃薯加工约占总产量的15%,而美国超过60%的新鲜马铃薯用于加工。而在这15%的加工马铃薯中,大部分的加工产品也是土豆粉、土豆淀粉,中国的冷冻薯条产量较低。

中国大部分的马铃薯都变成了一种食材,或擦丝,或切块,融入到了中餐的煎炒焖炸炝烩烤之中。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新品牌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想要在外资包围的市场中打造一个国产薯条品牌、薯片品牌、点心品牌,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企业们还在努力寻找差异点,利用优势打造出一个中国品牌。

参考来源:

[1] 【乌兰察布新名片】全力打造“双百级”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2023年9月26日,活力乌兰察布

[2] 高瑞:提升消费水平及加工转化力度,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2019年6月20日

[3] 2023年全球及中国薯条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4] 谢小丹,每天在全球售卖超过1亿份薯制品,这家“全球薯王”在中国扩产了,2023年12月5日,界面

[5] 冀文苗、王璐,把“小土豆”做成“大文章”,2023年10月2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

[6] 李宁,【部门报送】内蒙古福景堂:致力打造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第一品牌,2023年9月29日,商都县融媒体中心

[7] 冉冉升起的马铃薯产业——乌兰察布全力打造马铃薯产业发展新高地!,2023年5月31日,世展网

[8] 石佳,乌兰察布构建马铃薯全产业链 小土豆成“金蛋蛋”,2023年11月5日,中国青年报

[9] 赵慧阳、陈媛,乌兰察布,“薯”你最棒 ,2022你那9月27日,实践杂志社

 

本文转载自FBIF食品饮料创新,作者:Sage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