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蜜雪冰城出海卖咖啡,想做下一个瑞幸

来源: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2025-08-26 14:45:56
新品略财经
泛财经观察,新商业评论

蜜雪冰城出海卖咖啡,意欲何为?‍‍‍‍‍‍‍‍‍‍‍‍‍‍‍‍‍‍‍‍‍‍‍‍‍‍‍‍‍‍‍‍‍‍‍‍

蜜雪冰城出海到东南亚卖咖啡,和瑞幸在马来西亚采用同样的低价策略,难道想做下一个瑞幸?

蜜雪冰城出海卖咖啡

在茶饮咖啡加速出海的大背景下,茶饮巨头蜜雪冰城选择了两条腿同时出海。

蜜雪冰城的第一条腿出海,当然是卖茶饮。早在2018年9月,蜜雪冰城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当年9月在越南开了首家门店。

最近一两年,蜜雪冰城更是加速出海步伐,讲出了不错的新茶饮出海故事。数据显示,截至7月,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

近日,蜜雪冰城迈出了第二条腿的出海步伐,那就是蜜雪集团旗下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开始高调出海。

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21日,幸运咖海外首家门店在马来西亚正式开业,引发市场关注,该话题还曾冲上百度热搜财经榜。

据悉,幸运咖海外首店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蒲种再也花园街区,是该地区的一大核心居民区和商业旺区。

从媒体报道开业照片可见,幸运咖保留了其中国元素的核心品牌视觉,同时也在门店设计方面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以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心理距离。

在产品上,据该店的菜单信息显示,其店内在售的产品约有30款,既包含椰椰拿铁、抹茶幸运冰、阿芙佳朵等国内门店经典产品,还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喜好,推出了抹茶柠檬、抹茶草莓椰椰及草莓冰茶等本土化产品。

该店开业当天,生意火爆,吸引了不少当地消费者去打卡和尝鲜,当然销售业绩也不错。媒体报道称,这家店开业当天出售了近2000杯产品。

时间回到大约十年前,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了一阵O2O风潮,互联网咖啡出现,并很快风靡起来,最开始的连咖啡等,到后来的瑞幸很快崛起,咖啡成了近些年狂飙发展的一条赛道。

有意思的是,瑞幸成立于2017年,几乎在同一时期,蜜雪冰城孵化出了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和蜜雪冰城一样走性价比路线。

在咖啡行业都关注瑞幸挑战星巴克,库迪咖啡挑战瑞幸的大背景下,幸运咖的市场声量及门店规模无法与这两家本土咖啡连锁巨头相比。

据公开数据,截至7月,幸运咖在国内签约门店数量已突破7000家。相比之下,现在的瑞幸全球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6000家,哪怕是后来的库迪咖啡,其现在的全球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15000家。

在咖啡出海方面,瑞幸早在2023年4月开始出海,库迪的出海时间仅比瑞幸晚了几个月时间而已,相比之下,幸运咖直到现在才出海,在时间上晚了不少。

不过,幸运咖出海还是引发了市场关注和热议,毕竟幸运咖是继瑞幸、库迪之后,第三家高喊出海的大型咖啡连锁品牌。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幸运咖出海?幸运咖出海想讲出怎样的新故事?

幸运咖想做下一个瑞幸

众所周知,与国际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主打“第三空间”概念不同,中国本土咖啡品牌主要靠着互联网的玩法打开市场,比如小店模式、招商加盟,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做大规模。

现在,仅从门店数量规模和营收数据方面来看,瑞幸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连锁咖啡巨头品牌,而库迪正在猛踩油门追击瑞幸。

相比而言,幸运咖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及发展规模,远不及瑞幸和库迪,一直采用低调的市场打法。

《新品略财经》近期发现,家附近的一个小商场正门口,左边去年开了一家瑞幸,今年右边刚开了一家幸运咖。

这和洋快餐巨头一样,肯德基跟着麦当劳的步伐,两家离得都很近,而现如今在国内的咖啡市场也是这样,瑞幸门店的不远处,有很大概率是一家库迪,现在或许有可能是一家幸运咖。

可以说,国内咖啡巨头竞争的场景是瑞幸想挑战星巴克,库迪想追击和打败瑞幸,现在幸运咖持续发力,犹如在两大巨头之间夹缝中生存。

现在的国内咖啡市场,特别是一二线市场,乃至是三四线市场,都已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要在存量市场里找新增量很不容易,要找增量就得出海。

本土咖啡品牌现在都想出海找新增量市场,咖啡出海潮越来越凶猛,东南亚就成了新茶饮和咖啡出海的首站。

瑞幸出海的第一站选择了东南亚经济发达国家新加坡,库迪出海的首站选择了临近的韩国,这两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咖啡消费都很成熟。

现在幸运咖出海的首站选择了马来西亚,算是和瑞幸瞄准了同一个大市场。

马来西亚是咖啡消费大国,是咖啡成熟消费市场,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三位。有报告显示,2024年,马来西亚连锁咖啡市场规模约3.64亿美元。

聚焦马来西亚咖啡市场行业格局,目前咖啡巨头星巴克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年营收超10亿令吉,马来西亚本土咖啡品牌ZUS Coffee门店数量规模在2024年底突破586家,主打平价咖啡。

马来西亚也是瑞幸继新加坡之后重点发力的一个市场,瑞幸在马来西亚延续了中国市场的低价策略(折合人民币5.9至8.9元/杯)。同样,瑞幸在马来西亚拓展采用的是招商加盟策略,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瑞幸在马来西亚的加盟门店总数为24家。

幸运咖和瑞幸在马来西亚采用了一样的低价策略。据红餐网报道,价格上,其产品售价则集中在1.5-8马币(约合人民币2.4-13元),延续了蜜雪冰城在东南亚的平价路线。客单价远低于国际知名咖啡品牌,价格亲民,主打一个高性价比。

幸运咖除了首店已开之外,还计划在马来西亚同步布局4家门店,目前均处于装修阶段,都选择在客源稳定、配套成熟的繁华商业中心或高校。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幸运咖想在马来西亚市场靠着平价、快速发展的模式,想做当地市场的第二个瑞幸,为幸运咖出海打样板,后续以加速拓展东南亚其他国家市场或全球其他国家市场。

咖啡出海的多面故事

幸运咖出海在马来西亚开首店,再次引发市场对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出海浪潮的关注和热议。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这股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出海浪潮呈现出了多面的故事,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想直接复制国内模式,也有品牌想走出腔调和特色,都想讲出自己的咖啡出海新故事。

整体上,在咖啡出海方面,不同的咖啡品牌选择了不同的市场策略。

咖啡出海的审慎派代表居然是瑞幸,瑞幸从2023年开始出海,整体上没有采用国内市场疯狂开店的打法,反而显得很缓慢和审慎。

据瑞幸财报,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瑞幸海外市场门店总数为89家,其中新加坡门店数量最多为63家,且是自营门店,马来西亚有24家加盟店,美国市场只有两家自营门店。

在出海的速度方面,后来的库迪咖啡的表现较为激进,从2023年至今,库迪最先进入韩国市场,后来快速拓展至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北美、中东等地,现在库迪已进入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库迪海外市场门店数量已突破2000家。

库迪和瑞幸在海外市场又选择了不同的定价策略。

瑞幸在马来西亚采用的是平价策略,可瑞幸在新加坡的售价直接对标星巴克,产品折后售价约为30元至42元之间,与星巴克定位相近。同样瑞幸今年7月进入美国市场,在产品定价上和星巴克相差不大,甚至部分产品卖得更贵。

相比而言,库迪在全球市场走的是平价定价路线,是想把国内的商业模式快速复制到全球其他国家市场,以速度制胜。

另一家精品咖啡品牌M Stand也在出海,于今年7月在日本京都开了首店,延续品牌极简审美,黑白主色调、风格简约、线条干净,更现代化。该店位于日本京都南禅寺历史风貌区,是一家极简风格的独栋双层咖啡店,融入当地环境,成了当地的打卡点,讲出了精品咖啡慢出海的故事。

不同国家及地区有着不同的咖啡文化,特别是在咖啡消费成熟的国家市场,对本土咖啡品牌出海的要求和挑战就更多。

比如,在新加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中国咖啡品牌要讲出新故事很有难度,瑞幸在这两个国家就不能走平价路线,但又想讲出区别于星巴克的故事,挑战可不小。

此外,在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咖啡市场竞争更激烈,不仅要面临星巴克这样的对手,还要面临当地品牌的竞争对手。

比如,在马来西亚市场,成立于2019年的咖啡品牌ZUS Coffee,直接学瑞幸,采用瑞幸一样的经营模式,在产品、定价及营销等方面都有瑞幸的影子。

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市场,有不少本地品牌早就学起了瑞幸模式,在当地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也有本地化优势,也会和外来的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形成明显的竞争。

整体看,咖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市场,还是在东南亚国家市场,竞争都十分激烈,不同的咖啡品牌正在展开激烈的角逐。

瑞幸、库迪、幸运咖这三大中国本土咖啡品牌都讲不同的出海故事,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要融入当地市场,要做到本土化经营。

以前是咖啡巨头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讲咖啡全球化的故事,而现在是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出海,要讲中国咖啡品牌出海的新故事。

幸运咖出海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发展如何,能否成为下一个海外瑞幸,还需要持续观察。

本文转自:新品略财经;作者:吴文武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