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案例分析 | 本条食街最好的餐饮酒店?(连载一)

来源:红餐网 作者:罗旭东 2016-08-18 13:51:32
罗旭东

罗旭东,二十余载酒店工作经历,成功经营管理多家高星级酒店,被业界评介“扭亏达人”、“目标高手”。在各大星级饭店及论坛上做酒店专业讲课、讲座和演讲,其系统、实用的运营模式被学员尊为“实效战略家”。

某某时尚餐厅是上海徐汇区某食街二十几家酒楼之一,由于二十几家各具特色的餐馆集中在一起,聚集了大量的人气,这样经营起来相对来讲比一家酒店在一个地方单独经营要容易得多。当然,选择在食街立足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大量人气的同时也增加了经营上的竞争压力:有的酒店擅长主题经营,有的酒店擅长特色亮点,有的酒店主打地方菜系,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天下午五点半,上海市某大集团刘总带着一帮朋友去食街用餐,由于没有提前订房,去了几个酒店都吃了“闭门羹”,接着来到了某某时尚餐厅。这时,站在门口迎客的楼面经理小徐大声吆喝着:“各位领导、各位老板晚上好,欢迎你们来某某时尚餐厅用餐,我们是本条食街做得最好的餐厅,请问你们有预订吗?如果没有预订,本餐厅还有几个包房没有预订出去。”

听到这番张罗,刘总就满腹疑虑,既是本条食街最好的餐厅,怎么又还有空位呢?由于已经吃了几个闭门羹了,刘总还是决定把今晚的用餐订在这里,于是一帮人就跟着小徐进了餐厅。尽管用餐过程中客人没有什么抱怨,但到最后刘总先把他的朋友送上车,自己返回买单时却非常不高兴:“你们光吹牛,说什么本条食街最好的餐厅,饭菜不好吃,上菜又拖拉,而且买单还这么贵,如果你们今晚不给个说法,我可不会买这个单。”刘总一边愤愤不平一边急着要找小徐来说理……

点评:

吹牛皮、吹大话是做销售的大忌。酒店的营销工作很难做,抓销售既要抓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又要抓营销的技巧,但营销技巧切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要“敢吹、会吹、经得起吹”。“经得起吹”是前提,“敢吹、会吹”是方法,没有“经得起吹”这个基础和前提,一切的“敢吹、会吹”只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最终贻笑大方。

案例中的徐经理正好犯了销售的大忌。

第一,他不应该说本餐厅是本条街上最好的餐厅,而应当说本餐厅是本条街上最有特色的餐厅,说最好就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如果说最有特色则见仁见智,即使有点不尽如人意,徐经理也可以为自己找到台阶下。

第二,徐经理在招徕客人的时候,已经吹了牛皮,那么当客人进来消费时,就应当做足各种功课,无论是出品还是服务,都应当全程跟进,尽最大可能把出品和服务做到尽善尽美,不给客人留下话柄。在客人用餐的过程中,徐经理也应当带领团队进包厢为客人敬酒,让客人感觉到受尊重、有面子,即使出品和服务有一些不足,也不至于让客人大发雷霆。徐经理做得最不应该的是,当客人买单离店时,居然不在现场,加上一连串的不足和漏洞,客人不满和投诉也就是情理之中了。因此,也可以说做销售就是要做跟踪,“销售不跟踪,到头一场空”。


即日起,《酒店营销经典案例》将在红餐网罗旭东专栏连载,欢迎大家关注!


内容简介:


  《酒店营销经典案例》是福建人民出版社邀请在酒店业界有“酒店扭亏达人”之称的罗旭东先生精心打造的又一“酒店管理系列”力作。


  采用案例“剪辑”加“点评”的方式,从部门营销(销售部、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专题营销(主题营销、节假日营销、全员营销)两大方面,“以小见大”地诠释了营销的本质和真谛。从酒店总经理的视角,呈现酒店工作中的“真人真事”,展现出酒店人在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智慧和能力。


  书中的案例短小、精悍、易读、易懂、易用,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去除了晦涩和说教,更“接地气”、更易“复制”,“实际”“实在”“实战”。“脚下有泥土、笔下有文章”,这就是一本带着“泥土的芬芳”的营销专业书籍。

本文作者罗旭东,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