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年国内餐饮连锁品牌借助经济高速发展和消费红利期,无论是拓店还是投资,盈利概率都较高。但疫情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让多数品牌陷入了发展困境。
通过对各维度餐饮连锁品牌的复盘,我发现:那些在红利期就注重门店质量,并且在提升门店质量和加盟商能力上持续投入的品牌,至今仍在牌桌上。
如何去提升门店质量并可持续发展,闭店分析正是关键切入点。
每一例闭店案例都蕴含着优化密码:当产品、市场、招商、营建、运营五大负责人共同投入2-3小时深度复盘时,不仅能挖掘单店运营的改进细节,甚至可能发现结构性漏洞与战略优化方向。
有网友说具体应该如何组织各负责人进行分析,我们基于上周的基础数据,来聊聊各部门负责人具体如何进行闭店分析会议及制定改善清单的标准流程。
1、建立闭店分级标准
在内部建立闭店分级标准,一般可以设为三级:被动闭店、战略闭店和不可抗力闭店,并针对这三级来进行优先级分类。
被动闭店(优先级最高):
业绩不达标/违规被强制终止的门店
战略闭店(优先级中等):
品牌主动关闭低效门店优化市场布局,关闭管理半径无法到达的门店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不可抗力闭店(优先级最低):
疫情/自然灾害/突发市政调整等外部黑天鹅带来的闭店
2、预设闭店标签
把所有的闭店原因进行标签预设(如:“租金上涨过高”“食安事故”“持续亏损”),形成结构化分析框架。
第一步 把闭店的基础信息进行归纳
第二步 门店财务分析
第三步 运营效能分析
第四步 市场环境分析
第五步 根本原因溯源
第六步 优化行动计划
第七步 知识沉淀
基本上这七步骤下来,我们就可以将闭店经验转化为品牌的核心资产。
通过这个动作,让所有部门在闭店数据面前达成共识,让闭店率成为品牌最诚实的增长指南针。
(本文转载自:承睿聊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