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餐饮业年度盛会——“2025深圳高质量产业大会”于4月19日圆满结束。此次大会现场星光熠熠、大咖云集,各界精英围绕中餐文化传承创新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探讨,共绘餐饮行业发展新蓝图。
红餐网消息,由「深圳市烹饪协会」主办的“2025深圳餐饮高质量产业大会”于4月19日上午盛大开幕。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会长许云飞与来自全国的相关省市协会会长、政府代表、行业领袖、知名企业家、跨界大咖等百余位重磅嘉宾汇聚深圳,以“聚心合力·破局焕新”为引,为餐饮业发展提供全新的破局思路。红餐网全程参与并深度记录了大会盛况。
01.盛会开启,引领破局之道
4月19日上午,深圳市烹饪协会会长刘永忠率先作欢迎致词。
随后,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杨保华分别登台致辞,正式为大会拉开序幕。
深圳市烹饪协会会长刘永忠
刘永忠会长在致欢迎词中表示:过去,协会每年四月举办年会,后来我意识到,仅做行业年会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借年会辐射行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加强与全国同行交流,并向政府汇报工作。关于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
其一,聚焦文化内核。过往年会常围绕产品、服务和破局展开,今年我们格外重视文化属性。如今的深圳,早已不是昔日的小渔村,其餐饮行业已成为全国标杆。我们希望以深圳餐饮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餐文化。
其二,致敬与传承。本届深圳厨神赛,是对深圳餐饮拓荒前辈的致敬。我们希望借此让老师傅重返舞台,让年轻一代传承精湛厨艺与高尚品行。本届赛事奖牌实至名归,真金白银打造,更彰显赛事公平公正,为深圳餐饮行业献上诚意之作。
其三,拥抱创新趋势。当下,健康、绿色、品质、数字化成为消费新趋势。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城,积极将数字科技融入餐饮。今天,全国首个“手臂炒菜”机器人亮相,或许有人质疑其实用性,但这正是深圳敢闯敢试精神的体现,让市场来检验创新的价值。此外,深圳作为国际化消费城市,我们邀请各地餐饮文化代表,希望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碰撞,为深圳餐饮注入新活力。
十二年来,协会始终以“传承饮食文化、推动行业创新”为使命,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联合多部门构建“政策赋能+资源对接+品牌培育”服务体系,推动“粤菜师傅”工程深化、预制菜产业破局、“圳品”认证领先等创新实践,通过“院校+基地+大师工作室”培育超4万人次专业人才,孵化光明乳鸽等省级标准。站在新起点,协会将坚持党的领导,锚定“国际化、品质化、年轻化”方向,携手行业同仁在传承中创新,共同谱写深圳餐饮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
杨柳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很荣幸受邀参加2025深圳餐饮高质量产业大会!相比去年,今年盛会更显火热。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餐饮行业活力十足:市场规模突破千亿,面对激烈竞争、多元需求与食品安全挑战,创新与坚守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餐饮人需以匠心传承美味,以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
深圳市烹饪协会在人才培养、供应链建设和文化传播上成绩亮眼,本届厨神赛更是一大创举。中国烹饪协会将全力支持深圳餐饮,当好创新伙伴与行业桥梁,期待深圳继续以科技与国际化优势引领行业破局!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杨保华
杨保华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相聚2025深圳餐饮高质量产业大会!过去一年,深圳餐饮迎难而上,规模持续扩大,特色品牌频出,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这份成绩,离不开每一位餐饮人的拼搏!
本届“厨神大赛”突破传统,打造全新技能交流平台,市人社局将持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为餐饮行业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本次大会以“聚心合力 破局焕新”为主题,期待餐饮同仁借此平台共谋发展,打造更多国际餐饮品牌!
02.洞悉机遇,打开餐饮业突破新思路
为了拓宽广大餐饮人的思路,助力餐饮品牌把握机遇,大会还邀请了众多行业大咖作专题演讲: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罗健莹、深圳瑞湾咨询创始人陈翔分别针对金融、传播两大领域作出了精彩分享。
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罗健莹
罗健莹针对“政策红利下,大湾区餐饮如何借资本腾飞”这个议题给出了专业分析,她表示:今年2月,广东省发布《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以资本推动餐饮行业升级,支持企业海内外上市。政策聚焦四大方向:基础行业扩容、改善型消费激活、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产融深度结合,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全周期,并利用大湾区跨境协同优势,打通港澳资源。
政策亮点:
精准扶持:针对餐饮行业特点,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
资本驱动:鼓励上市、发债,助力连锁化、品牌化;
技术赋能:推动AI、数字化改造,提升运营效率;
场景创新:挖掘银发经济等新消费领域,差异化竞争。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A股零售消费行业市盈率领先,但IPO审核趋严;港股对零售餐饮更友好,2024年消费品行业募资额达458亿创历史新高,成为企业上市热门之选。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审核灵活度、融资多元性、国际化跳板等方面优势显著,叠加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成熟,当下正是企业布局的黄金窗口期。
餐饮企业上市需关注财务合规、数据安全、股权架构等核心问题,毕马威将以专业服务护航行业发展。把握政策红利,抢占资本市场先机,大湾区餐饮未来可期!
深圳瑞湾咨询创始人陈翔
深圳餐饮流量操盘手老陈现身说法,拆解各平台红利与打法:
大众点评:精准转化的“最后一环”,适合品牌老店长期维护好评,但流量体量小,新店难获主动曝光。
小红书:“图片党”的天堂,高颜值、新奇特产品易出圈。普通品牌可通过视觉化改造经典菜品破局,如橄榄鸡煲、酱香饼靠视觉升级成爆款。
抖音:连锁品牌冲量首选,用户多、达人多,但需让利折扣,适合门店大、货盘足的商家。
视频号:唯一快速增长的流量洼地!背靠微信生态,社交传播强。案例大二街螺蛳粉靠视频号单条80万播放,带动珠三角食客周末打卡,客流暴涨3-4倍。
公众号:适合1-5家门店或高端餐厅,用长图文深度种草,还能联动点评提升排名。
针对非网红餐厅该如何突围的问题,陈翔也给出了制胜三招:
打磨产品:餐饮本质是复购,营销只是放大器;
选对渠道:根据品牌特性匹配平台,如视频号+公众号+点评卖券组合;
精细化运营:优化菜名、封面、关键词,用真诚内容替代硬广。天宝兄弟靠深度访谈传递品牌故事,播放量超30万;潮菜膳九爷通过菜名视觉化改造,小红书曝光量飙升8倍。
因此,餐饮品牌无需盲目追爆款,只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打法,流量就在眼前!
03.大咖圆桌开讲,探寻流量与品质密码
主题演讲结束后,马上迎来了大会的重磅环节:7位餐饮界大咖上台组成圆桌论坛,聚焦行业核心问题,探寻当代餐饮业流量与品质的密码。
论坛主持人:资深美食评论家、随便食单作者 曹涤非老师
在2025深圳餐饮高质量产业大会的圆桌论坛上,主持人曹涤非老师以《随园食单》为引,拉开干货满满的交流序幕:“袁枚先生的美食评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今天这场高品质对话,也期待各位嘉宾用‘高见’诠释餐饮高标准!”
他直言,论坛不做“诉苦大会”,而是聚焦解决行业真问题。首个议题便瞄准“流量”——特邀去年实现5亿+平台转发量的餐饮大咖吴素芬率先分享,揭秘爆火背后的运营之道!
顺德区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猪肉婆私房菜品牌创始人 吴素芬
吴素芬:小学学历,狂揽5亿流量!靠“拼命三娘”模式火遍全网
从顺德小渔村到抖音顶流,猪肉婆芬姐用三个关键词书写传奇:用心、借势、深耕。《寻味顺德》爆火时,她第一个出镜展示鱼生、猪肚汤,让世界记住了顺德味道;2019年豪掷200万入局抖音,靠“草根式”真实分享,把岭南水乡风的3500㎡餐厅,做成百万粉丝的美食IP。
她有多拼?每天拍10小时视频,为一道双皮奶连吃四碗,一年胖20斤自嘲“工伤”;普通的白雀鲨视频,靠接地气的呈现狂揽百万点赞。上个月带病直播半小时,卖爆100万餐券,单场GMV破600万!没明星代言,没华丽营销,全靠食客口口相传。“做餐饮没捷径,真心才能换流量!”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美食顾问、北京米其林餐厅止观小馆董事长 张嵩
张嵩:打破偏见!他用东北菜征服米其林,靠的是这份"土特产浪漫"
谁说东北菜登不上国际台面?张嵩偏不信邪! 从辽河源头取火种,把“福德店”这个家乡地名刻进品牌DNA,他带着“让东北菜走出黑土地”的倔强劲儿,一头扎进餐饮江湖。不做千篇一律的炖菜乱炖,而是深挖辽河口渔家菜这个小众宝藏,把松花江的鱼、长白山的菌,做成非遗级别的精致美味。
“别人追风口,我守家乡味!”他自创“扎根、开花、结果”六字心法——扎根东北食材的原汁原味,把铁锅炖的豪迈变成米其林餐盘上的细腻,再把这份带着黑土地温度的美食,“开花”到北京、深圳的街头。如今,止观小馆连续6年摘星米其林,还代表中国在联合国聊食材可持续发展,硬生生把“土味”东北菜,做成了国际圈的“顶流”!
曾几何时,想吃地道东北菜得千里奔赴;如今,连海南街头都飘着铁锅炖的香气。走进止观小馆才发现,东北菜的魅力远超想象。长白山的野山菌、松花江的冷水鱼…那些藏在辽阔黑土地的宝藏食材,经匠心雕琢,摇身变为惊艳味蕾的精致料理。高品质源于深耕,正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才让东北菜打破“土味”标签,从乡野走向国际餐桌。
湖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徐记海鲜董事长 徐国华
徐国华:26年60家店!看徐记海鲜如何用"鲜"字破局餐饮红海
从海鲜供应链到全国连锁巨头,徐记海鲜用26年时间,在长沙扎根,将版图拓展至深圳、上海、西安、武汉等核心城市,开出近60家门店。创始人徐国华的秘诀,藏在一句朴实的坚持里:"餐饮的本质,永远是好食材、新鲜、好吃。"
在流量为王的新媒体时代,徐记海鲜也在积极探索营销变革,但始终将产品力视作根基。"全球八大优质海域直采、自建上游基地、深耕供应链..."这些听似传统的动作,却是徐记海鲜对抗行业内卷的底气。徐国华坦言:"模式会变,营销会迭代,但抓住'鲜'这个根本,品牌才有生命力。"当健康饮食成为消费新趋势,徐记海鲜用一碗跨越山海的鲜味,证明了一个硬道理:在餐饮赛道,回归本质的坚守,才是破局的终极答案。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山东凯瑞商业集团董事长 赵孝国
赵孝国:红西装亮相!鲁菜大咖解码餐饮新变局
“曹老师昨晚特意叮嘱我,让我穿上这身‘骚气红’西装!”来自礼仪之乡山东的赵孝国一开口就逗乐全场,“就想让深圳的朋友们看看,咱山东餐饮人也有新潮的一面!” 谈及行业现状,他语气转为严肃:“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冲击、经济下行……这几年餐饮业太难了!但看看吴素芬老师,人家照样把顺德菜做得风生水起,这说明咱们得找自身问题。” 赵孝国用“橄榄型—哑铃型—葫芦型”生动概括消费趋势变迁:曾经只要敢拼就能做大的“橄榄型”时代早已过去;追求品质的“哑铃型”也逐渐失势;如今的“葫芦型”市场,顶端高端餐饮稳如泰山,底部大众餐饮竞争激烈,中间断层明显。“现在光有好产品不行,得有流量、有情绪价值,还得做到‘接地气的轻奢’——让顾客觉得既划算又有面子!” 最后,他不忘点赞大会主办方:“深圳不愧是中国餐饮的桥头堡!建议把‘深圳餐饮高质量产业大会’升级成‘全国深圳餐饮高质量发展大会’,让这里成为全行业的交流学习高地!当然,刘会长每次准备的美食也超棒,明年我还来!”
著名艺术评论家、上海米其林餐厅聪菜馆董事长 李聪
李聪:从IT大佬到餐饮新秀!他用跨界思维解锁美食新赛道
80年代就扎根深圳的IT老兵李聪,转身成为餐饮界“新玩家”。亲历1G到4G时代巨头更迭,他深知“不转型就淘汰”的残酷,毅然跨界创立“聪菜馆”“聪聪一面”。
“AI时代看似与餐饮无关?恰恰相反!”李聪认为,科技浪潮下,餐饮人更要敢于破局。他以顺德菜为灵感,融合明清地方菜肴特色,用俄罗斯红毛蟹创新上海醉蟹,把茭白炒虾酱做成爆款,甚至复活失传百年的上海名菜“秃肺”。
“别人做带鱼,我偏选小众食材!”李聪坚信,差异化经营才是破局关键。少调料、重创意、挖掘地域文化,他用跨界思维证明:在AI时代,传统餐饮也能玩出新花样!诚邀大家打卡他的上海小店,看科技人如何玩转舌尖上的创意。
中国烹饪协会餐饮服务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上海黑珍珠餐厅广舟董事长 乌永哲
乌永哲:把餐厅变成文化艺术馆!他用艺术思维重塑餐饮品牌
“厨师不该只是掌勺人,更要成为美食艺术家!”乌永哲执掌的广舟餐饮,将菜品视作可品鉴的工艺品。在他眼中,每位厨师都该以张大千、徐悲鸿般的匠心雕琢料理,用对食材的极致追求,让每道菜都成为值得细细品味的“舌尖艺术品”。 服务团队同样肩负使命——化身文化传播的“使者”。从食客踏入餐厅的瞬间,服务人员便以“神父”般的热忱,传递饮食文化的底蕴与温度。正如袁枚所言“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有甚”,每个细节都承载着对美食与文化的敬畏。 谈及品牌内核,乌永哲直言:“品质是唯一的答案”。无论是招牌粤菜,还是旗下川菜、淮扬菜品牌,广舟始终将品质渗透到出品、服务、环境的每个毛孔。“本立而道自生”,唯有夯实根基,方能让餐饮品牌绽放持久生命力。在他的构想里,餐厅不仅是果腹之地,更是一场文化与味觉交融的沉浸式艺术之旅。
曹涤非:以爱之名,坚守餐饮匠心
“商业是最高级的艺术。”安迪·沃霍尔的这句名言,恰似今天这场餐饮圆桌论坛的注脚。在AI风起云涌的时代,“AI”这个发音,既可能是面对变革挑战时的一声无奈叹息“哎”,也可以是我们对行业最深沉的热爱之音“爱”。 《圣经》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在餐饮这个充满烟火气与挑战的江湖里,这份“爱”意味着对行业的执着坚守,对并肩同事的携手共进,对每一位食客的用心服务。当你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便会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在坚持中收获胜利的果实。
结 语
“2025深圳餐饮高质量产业大会”的现场可谓干货满满,也展现出了深圳餐饮行业的多元魅力与无限可能。当下,餐饮发展之路道阻且长,但中国餐饮人始终以创新为帆、以匠心为舵,在政企携手下,中国餐饮定能破浪前行!
(作者:红餐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