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是高科技名词,是餐饮人的日常工具。
8月21日在红餐举办的餐饮赋能私享沙龙(第1期)上,红餐成长社联合创始人李棒老师以《AI 效率风暴:解锁餐饮 AI 盈利新密码》为主题,结合自身近一年 “踩坑又复盘” 的实战经历,从行业趋势、AI 认知、工具选择、落地场景等,全方位拆解餐饮 AI 应用方法论,没有复杂术语,全是 “能上手、能省钱、能赚钱” 的实在干货。
先破认知:AI不是“高科技名词”,是餐饮人的“日常工具”
李棒老师开篇就打破行业对 AI 的“距离感”,强调两大核心认知:
AI 已渗透餐饮全链条
从菜单命名、平台舆情回复、品牌战略定位,到剪辑爆款视频、前厅客流分析,“以前 4 小时的活,AI仅需 40 分钟就能搞定”,本质是“花时间投喂养成你的私人AI战略顾问”。
中小品牌也用得起
基础 AI 服务早已平民化,如“20 元做视频”“15 元修图”“6 元录音转文字”,有从业者靠这类服务单条业务卖 4 万单,“不用搞复杂开发,从基础工具试起,先省 30% 时间就赢了”。
同时他提醒:AI 非“免费午餐”,API 接口开发、服务器部署等专业环节需理性投入,但要区分“必要成本” 与 “无效开销”,避免盲目跟风。
李棒老师部份课件精选
再教实操:选对工具+写好提示词,让AI“听话干活”
这是 AI 落地的核心,李棒老师分两大板块拆解:
工具选择:按场景搭积木,不追 “大而全”
复杂需求:
做行业报告、方案设计,用 DeepSeek;
生活化内容:
写营销文案、口播稿,用豆包;
基础需求:
录音转文字、简单修图,用低成本第三方AI服务;
视觉设计:
做品牌 IP、海报,可尝试免费 AI 绘图工具;
关键逻辑:选 AI 看 “背后公司擅长什么”,像选员工一样匹配需求。
提示词技巧:给AI “清晰指南”,避免白忙活
“提示词是 AI 的工作说明书,指令越细,结果越准”,核心技巧是 “明确 3 点”:
角色:比如 “你是 10 年餐饮产品经理”;
目标:比如 “为宝妈客群写奶茶文案,突出无添加 + 性价比”;
约束:比如 “成本控制在 8 元内”。
避坑提醒:复杂需求可拆分,关键数据需加 “截止时间”(如 “数据截止 2025 年8月21日”),避免 AI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AI 对话记录仅存 180 天,重要资料及时导出备份。
最后给方案:AI再餐饮的3类实战场景
结合自身团队及客户案例,李棒老师给出可直接落地的用法:
提效率:
3 小时会议录音用 AI 转文字 + 总结,半小时出课程大纲;200 页课件丢给 AI,自动生成播客脚本、短视频文案;
强经营:
用 AI 设计 “堂食专属仪式感”(如印食材故事的卡片)应对外卖冲击;生成 “店长能力清单”,辅助储备店长代岗学习(“实战比上课牢 10 倍”);
避风险:
拒绝 “AI 批量刷流、违规剪辑”,避免账号被封;针对模仿者,用 AI 生成 “防守方案”(如收银台摆原创认证提示)。
深化学习:把AI方法变业绩,10月广州线下课锁定席位
别让 AI 干货只停留在沙龙分享!想落地门店、转化业绩,得系统学。10月14-15日,李棒老师广州线下课《餐饮 AI 风暴:餐饮 AI 盈利新密码》首次开讲,两天学透 7 大核心模块,搭配工具实操 + 答疑点评,帮创始人、高管、店长破解学 AI 难题,掌握 AI 优化运营、提营销、降成本的方法。私信咨询报名,提前锁位!
课程大纲
第一天:
避坑抓机遇:识别餐饮人学AI误区,抢占红利
拿来就用:专属餐饮场景提示词,高效贴合业务
效率跃升:AI效率六大革命,提效降本
增长破局:打造AI增长官,驱动持续增长
第二天:
运营提效:洞悉 AI 运营要点,降本增效
人才升级:借助 AI 新工具,强训优管
智慧赋能:构建 AI 知识库,智驱决策
实战创新:分组设计应用案,探索新模式
优化精进:点评成果找不足,提升应用力
红餐成长社,只教真本事!
欢迎报名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