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饮料行业都经历了什么?
FoodTalks整理了过去这一年的多个大新闻,借助新闻事件中的数字,用从1数到10的方式,回顾这一年的冷暖与起伏。
上新首日卖了 1 个亿 猜猜是谁?
没错,如果从1数起,就不得不提酱香拿铁这一王炸级爆款。
联手国民品牌贵州茅台,瑞幸2023年又给行业贡献了一个刷屏案例,但是,相比品牌过往联名动作,酱香拿铁显然“红”得更持久。
首先是热度期多方“推波助澜”。产品刚发布时,网友质疑其“含茅量”,于是供应商“塞尚乳业”董事长亲自出面回应;酒精含量则是第二个天然的话题度,吸引一批批博主、媒体、甚至警务人员参与测评;评鉴过后的中年人露出面色复杂的表情,喜感十足的图片在网上“流窜”,进一步扩大传播。
主场区之外,我们还在新闻里看到了酱香拿铁手机壳、壁纸、仿版奶茶包装等等,无不印证着这股热度强如旋风。
它拉来罗翔老师给新包装代言
这正是对大牌IP价值的极致运用,2024年,瑞幸会达到下一个level吗?
两大零售巨头开启价格战
当低价成为“政治正确”,巨头价格战也成了商业话题场上最主流的情节。
在零售领域,盒马向山姆挑起了这场战争。
盒马、山姆榴莲千层价格对比
图片来源:小红书@David王
盒马在自己微博上放“暗戳戳”的狠话,网友们边看热闹边拱火,建议山姆打出“踏马价”来应对盒马的“移山价”。导火索从榴莲千层开始,一步步扩大到其他烘焙产品、生鲜、熟食制品等品类,覆盖面逐步扩大。
战火虽然从去年7月底开始,但两家公司大有长线作战的势头。
盒马这边,10月份开启折扣化变革,宣布要将大部分商品价格下降两成,缩减半数SKU,不久后参与双11,部分商品折扣力度近五折;12月,盒马又新推出“移山打牛”项目,在山姆的优势品类——牛肉类产品上,推动“商战升级”。
据观察者网报道,2024年,盒马“移山价”还将继续展开。
背靠全球最大零售商的山姆,当然也不示弱。山姆表示注重“长期价格投资”,过去一年投入了9亿元成本把控商品价格,使几十款日常商品实现了长期价格下调。其母公司沃尔玛表示,预计未来每年都有6-7家新店开业,而过去二十多年,山姆平均开店速度不到2家/年,这相当于要提速3倍多。
网友感叹, 3 元饮料快消失了
去年年底,#3块钱饮料正在集体消失# 的话题冲上热搜。
咖啡和果蔬汁饮料最贵,碳酸饮料最平价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
其实,关于饮料价格的话题已被多次提起,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麦当劳的调价消息一经发出便引发讨论,涨价潮的背后是高企的原料成本、持续的通货膨胀。
去年9月,ICE原糖期货价格一度飙升至201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去年一整年,大部分国家都陷于较高水平的通货膨胀,环球同此凉热。
热度的背后,则是消费者决策心理的变化,“性价比”、“精致穷”等词汇高频出现,人们开始回忆童年的平价雪糕,开始用拼多多、1688分享省钱攻略,表面上,大家讨论的是“消失”,实际上是在呼唤一种“回归”:让商品与服务回归真实的消费需求、让商品价格匹配它应有的、可被感知到的价值。
4 家乳业巨头开启HMO 大混战
去年10月7日,乳品行业迎来一则等待已久的消息:HMO正式获批可用于婴配粉中。
供应商阵营里,蒙牛是获批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品牌阵营里,伊利、飞鹤、君乐宝纷纷官宣推出HMO新品,可以说,这4大乳业巨头抢先拉开了国内HMO奶粉市场的帷幕。
HMO,即母乳低聚糖,一种天然的益生元,也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营养物质。对婴幼儿来说,HMO有着支持免疫系统、肠道健康、促进大脑发育等功能。
这一原料在国外已有多年应用,中国内地的HMO婴配粉也主要从跨境电商渠道流入。在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奶粉行业,HMO无疑是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抓手。
奶粉产品之外,蒙牛不久后也推出了一款添加了HMOs的儿童液态配方奶。
上述4大乳企官宣新品后,外企也不甘落后,雀巢旗下的惠氏启赋不久便宣布推出HMO儿童奶粉新品,在外资里打了头阵。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目前,这些品牌推出的均为儿童奶粉,而婴配粉实施更严格的配方注册制,品牌们攻克这一市场,仍需时日。
塔斯汀开了 5 千多家店
当下消费环境,中式汉堡被视为为数不多的“先进典型”。
塔斯汀在这其中红得发紫。从100、500、1100、2000,再到2023年9月时的5000多,它的门店数以几乎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到了11月,36kr报道称塔斯汀新获得一轮融资,资方中包括红杉中国,门店数已超6000家。
人们讨论它所在的县域市场、它的定价、它的新中式风格、它的加盟模式、它背后的供应链,以及它的产品特色“手擀汉堡胚”,中式汉堡开始成为一种趋势:相似的品牌如「肯卫汀」、「翰堡功夫」、「微恋谷堡」获得融资;它开始出现在大公司的新品里、名字里:肯德基推出的“饼汉堡”被网友评为“塔斯汀贵替”、西贝推出的“贾国龙空气馍”后来直接把名字改成了“贾国龙中国堡”。
不过,爆红易,长红难,随着门店数增多,食品安全、门店管理问题的控制,以及标志性经典大单品的打造等等,都是品牌成长路上需要加强的功力。
零食量贩老大老三合并,门店总数超 6 千家
另一个被视为“先进典型”的,是零食量贩。
去年11月,老大零食很忙和老三赵一鸣零食的重磅合并,再一次将聚光灯汇聚到这个行业。
零食很忙拥有超过4000家门店,赵一鸣门店数有2500多家,合并后的公司的总门店数达6500多家,比第二名万辰集团高出近一倍。
万辰集团拥有的门店数为3700多家,同样是合并收购而来,这正符合市场规律:用行业整合代替低价内耗。
喜茶加盟门店数超 7 成
自去年开放加盟起,喜茶的加盟门店数占比已超过7成。
喜茶《2023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喜茶门店数已突破3200家,其中事业合伙门店超2300家。2022年底,喜茶门店不到900家,开放加盟短短12个月,门店数增幅达2.8倍,且几乎全部由加盟门店贡献。
其他茶饮同行们同样飞速拓店。窄门餐眼显示,目前,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已经达到3.3万家、古茗超9000家、茶百道近8000家、沪上阿姨有7600多家,甜啦啦有5800多家,霸王茶姬也已经超过3000家。
这一年,喜茶还有许多大动作,如联名奢侈品牌FENDI强势出圈;“自曝配方”,公开产品原料信息;加速出海布局,把店开到了美国时代广场;亲自把控原料,推出新茶饮专用奶.....
可以看出,这些大动作的背后,折射着茶饮行业过去一年的趋势:营销层面的联动大牌、产品层面的信息透明化和健康化、门店布局层面的成熟化、供应链层面的掌控力增强等等。
胖东来 8 页纸的调查报告
数到8,终于轮到了打工人的天堂——胖东来。
去年7月份,河南许昌一顾客在胖东来内与员工发生争执,针对此事,胖东来公开了一份长达8页纸的调查报告,详细阐述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式,堪称“危机公关天花板”。
有人说,看了这份回应才知道企业公关还可以多赢,诚恳细致、奖罚公允,既弥补了客户损失,又维护了员工尊严,更为公司赢得了广大网友的赞赏。
更让人称奇的,还有它的营收实力。12月,胖东来表示2023年营收或将超过100亿,利润达三、四亿。不过,胖东来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创始人于东来曾表示不会走出河南。
稻盛和夫曾说,“利他是商业经营的原点”,这是胖东来被大家厚爱的原因。但我们需要的不是过度神化一家企业,而是让这样的企业更多一些。
咖啡 9.9 价格战
或许还有人记得夏天时,瑞幸员工把咖啡机干到冒烟、店里小票堆叠如山的事儿,瑞幸推出9.9的首周,总销量便突破3900万杯,平均每天售出556万杯。
研究机构World Coffee Portal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咖啡馆数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总数近5万家,过去一年增幅高达58%,其中瑞幸和库迪对增幅的贡献不相上下,二者分别开了5000多家和6000多家店。
支撑店面快速扩张的,除了资金、供应链效率、加盟策略等,还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于是,咖啡价格战几乎承包了这一年的硝烟。
年初,CoCo推出3.9一杯的美式、紧接着瑞幸9.9来势汹汹、库迪推出“每周一8.8炫库全场”、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甚至把折扣力度降到了9.9元两杯。
连锁品牌狂奔,卷走了无数小店,窄门餐眼统计,截止去年9月,就有超过3.5万家咖啡店倒闭,这是行业大洗牌的一年。
当混战平息,哪些品牌能将低价持续下去?又有哪些小店能存活下来并保持自己的特色?这是一场关乎韧性的考验。
结语
十个数字的盘点远远不足以概括,过去一年,还有很多讨论度极高但与数字无关的大事件,如预制菜进校园、含糖饮料分级、阿斯巴甜致癌风波等等...
有限的回顾里,我们也能感受到行业新陈代谢的速度、热浪涌来的温度,以及大环境冲击的力度。新一年,愿每一家公司、每一个从业者,都能在外界的变化中,把握住自己的步伐与节奏。
本文转载自FoodTalks;作者:Yun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