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京西。远眺香山,漫山栌叶红得炽烈,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势。一树树燃起烈焰,一片片汇成云霞,一坡坡铺就锦绣。放眼望去,层林尽染,气吞山河。
近观,则别有洞天。有的红得鲜亮,如烈焰腾空;有的红得深沉,似朱砂积淀;更多的则红得斑驳,宛如碧云寺外那历经风霜的古墙。俯身细看,才惊觉每一片叶上,都带着深浅不一的斑点。纵览西山万千,竟寻不出一片完美无瑕的叶子。
年少初游,曾为寻不到一片完美的红叶而深感遗憾,也为那叶色的斑驳杂陈而心生抱怨。待到年岁渐长,再访香山,心境已然迥异。此刻,心中唯有对自然博大胸襟与化腐朽为神奇的造化之功的深深折服。我豁然开朗:若每树皆一色,何来此等斑斓?若每叶皆无瑕,又怎有这般壮阔?正是这每一树的缤纷,每一叶的独特,才汇聚成了整体的璀璨夺目。
音有高低,方为乐章;山有起伏,乃成壮阔;人有个性,才见和谐;思有百态,遂生追求。林子大了,便有百鸟争鸣;企业大了,自有百态纷呈。倘若森林里只余一种树木、一类鸟鸣,生态必因链条单一而失衡凋敝;倘若企业里只存一种思维、一类员工,组织必因缺乏活力而僵化衰败。
企业,本就是形形色色的人汇聚而成的“小社会”。性格、需求、背景各异,社会的复杂与多元在此交织,构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苛求个体的绝对完美,无异于缘木求鱼。真正的管理智慧,不在于抹平差异,而在于包容并驾驭差异,引导组织在磨合中走向有序,将分歧凝聚为合力,最终激发蓬勃的创新生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员工素质参差,本是常态。管理者的精力,与其耗费在清除“不良因素”,不如倾注于培育企业的“自我净化”能力。以卓越的文化,化消极为积极,转腐朽为神奇。当然,如同大自然淘汰枯枝败叶,企业也必须建立刚性的制度,对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予以坚决汰除,以维护生态的健康。
完美,或许是管理的终极理想。但真正的完美,并非个体的整齐划一与毫无瑕疵,而是以包容之心接纳差异,于不完美中成就整体的和谐,于残缺中创造独特的壮美。
这,便是香山红叶年年岁岁,于枝头绽放的,最深刻也最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