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从17张桌的苍蝇小馆,到 8000平海外大店,川渝火锅杀出新顶流

来源:红餐网 作者:红餐编辑部 2025-05-28 09:15:22

社区火锅又跑出一匹黑马,50元自制门头,创下5小时排队纪录。

川渝火锅市场,正在上演着一场餐饮的“蜀道难”。

一方面,是川渝人对于火锅口味刁钻,外来品牌如果没有两把刷子,难以长久立足;

另一方面,土生土长的川渝火锅,想要走出巴山蜀水快速扩张也并不容易,尤其近两年,越来越多地域特色火锅品类兴起,如云贵酸汤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海鲜自助火锅等,不断攻占消费者的味蕾。

不过,整体来看,川渝火锅仍然占据全国火锅市场超三成份额,稳居老大哥地位,而通过市井风、庭院风、山野风等场景打造,以及挖掘地域小众食材、引入非遗工艺等创新形式,川渝火锅也不断找到新的突破口。

对川渝火锅从业者来说,当下“既是乱世,又是盛世”。在这样的背景下,罗二火锅用四年时间闯出蜀道,从一家“成都本地人都爱吃”的苍蝇馆子,发展到全国60多家门店,并打造了一套能复制的社区火锅开店攻略。

从17张桌的苍蝇馆子到开遍全国

蓉城大街小巷,缭绕着烟火气、市井气,更有英雄气。

例如青羊区小关庙街,因曾有一座祭祀关羽义子关平的庙宇而得名,街道两侧甚至是电线杆上,随处可见三国人物涂鸦壁画。围炉而坐,起一锅菜,悠远的英雄故事和亲近的闲话家常拢在一起,便永远也说不完。

就在这条大约两百米的街道上,罗二火锅开出了第一家店。

2021年,创始人刘凡提着一桶50元买来的红漆,爬上脚手架,亲自写下“罗二火锅”四字招牌。

即便诞生在疫情期间,罗二火锅开业即爆火,小关庙总店也从17张桌子迅速扩大到124张桌子,从160平米扩容到1500平米,并创下排队5小时、单店日销28万等纪录。

每天晚上,居民楼灯火的映照下,罗二火锅院内院外支起百十张桌子,食客既有本地街坊,也有拖着行李箱的游客,至于坐在红色胶凳上仍在排队的客人们,不免左右张望,时而咽一口唾沫,频频刷新着手机里的取号页面。

罗二火锅开起来后,门店附近水果捞、糍粑等流动小摊贩也多了起来,都想沾一沾“成都火锅排队王”的人气,也让排队的客人先垫垫肚子。

由于排队太长而被多次投诉后,罗二火锅又在2023年7月开出高新upark店,成都最新一家门店预计下个月底开业。目前,罗二已经在成都开出12家门店,在遍地都是火锅店的成都,罗二能够迅速站稳脚跟,靠的是本地人的口碑——“这个菜巴适得板”“这地方安逸惨咯”,门店复购率也高达57%。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正宗成都火锅,罗二火锅也在不断开拓全国市场,目前60余家门店覆盖了华北、华南、华东、西北、西南等地,此外,第一家海外门店泰国曼谷店今年也会开业,店面将达到8000平米。

如何成为社区火锅天花板?

从成都到全国,再到出海,川渝火锅的扩张不仅是地理跨越,更是供应链、运营体系与文化适配的全面挑战,罗二火锅的扩张之路几乎踩对了每一步。

有经典川味,更有创新风味

“我们用心,所以好吃”,这句标语张贴在罗二火锅门店的显眼位置,一句“好吃”胜过千言万语。

火锅灵魂在于锅底,罗二立足四川火锅麻辣牛油味型,底料每天现炒,辣椒和香料的配比经过反复实验,配上顶火毛肚、顶火鹅肠、定制午餐肉、鸡豆花等经典食材,往锅里一涮,味碟上一划,就是一口地道的川渝风味。

但是光有传统并不足以持续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罗二火锅的研发部门也在不断推出创新菜品,并且确保每一次新品上市都会形成记忆点和话题度。

对此,刘凡给团队提了三个要求,“我们开发的原则要么有极致的形状、要么有极致的口味、要么有极致的颜色,让客户可以记住我们。”

形状方面,罗二火锅有自己的一套产品美学,例如灭火器精酿、竹节甘蔗水,在外包装下足了功夫,再比如经过特殊裁切的“鞋底豆干”,巧妙呼应食客们“涮鞋底都好吃”的称赞。

关于口味,罗二火锅的菜单总能给人新鲜感,比如曾推出与康师傅联名的耙牛肉火锅方便面,与茶茶巫联名的麻辣可可,与成都非遗点心协盛隆联名的火锅拿破仑等。

去年酸汤火锅火遍全国时,罗二研发团队也深入贵州的山川村落,和当地厨艺大师交流切磋,适时推出了全新贵州酸汤锅底,以及麻辣+酸汤鸳鸯锅,满足顾客酸辣双拼的味觉追求。

开店以来,罗二火锅备受赞誉,连续三年获得成都苍蝇馆子50强,多次上榜大众点评的好评榜、口味榜。

接地气、有烟火气的社区火锅店

创业之初,沾满红漆的刷子不仅给了罗二第一面招牌,也刷上了一层亲民接地气的底色。

罗二门店大多开在社区沿街铺面。在成都,它可以开在成华区建设路数十栋居民楼中间,任意四个成都人凑在一块,前一刻可能还在楼上打一桌四川麻将,后一刻就在楼下吃一桌罗二火锅;它也可以开在青羊区列五中学边上,红油通红,花肉似花,让书本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有了另一种解读。

走出成都后,大多数门店也秉持社区基因,例如深圳首店开在“电子一条街”华强北的巷子里,常有不少挂着“大厂”工牌的白领排队;乌鲁木齐首店开在七道湾南路南湖创造园,让来自西南的烟火气融入“大巴扎”。

选址的关键,是找到目标客群,并在客流和租金之间寻求平衡。在“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上,刘凡曾分享道,罗二火锅的选址逻辑是在流量商圈能覆盖到的社区开店。

“我们会选择在有流量的商圈开店,但不会在流量口开店,因为高流量商圈必然带来高房租、高竞争。我们一定要躲到能享受到商圈流量的范围,通过复购把它做起来。”

既然选择在社区开店,就要融入街头巷尾的氛围。

在罗二火锅门店,可以看到裸露的天花、红砖水泥、木桌藤椅等充满年代感元素,以及老式缝纫机、电视机等旧物摆饰,在“硬装”层面节省成本,在“软装”层面体现格调。

不少消费者反馈,罗二火锅装修很复古,和店内整洁卫生的环境对比,还有点落差感,而且动线设计简洁流畅,就餐高峰期也不会让人感到拥挤。

从吸引流量到自带流量

“锅香也怕巷子深”,打磨产品的同时,罗二火锅善于抓住营销节点,邀请达人探店输出内容,持续增加曝光。

例如罗二此前结合热播电影,通过送电影票,每天限定时段在店内人工造雪模拟片中场景的方式,为成都小关庙店、upark店定向引流。

刚刚过去不久的5月20日,罗二火锅的粉色主题货车车队开往成都小关庙、春熙路、建设路和人民公园等繁华路口,车厢里装着一辆奔驰大G、粉色气球以及伴手礼,一场浪漫营销,让火锅店变成告白圣地。

通过长期以来的产品口碑+话题造势,目前罗二火锅已自带流量,吸引多位著名演员、主持人、电竞选手到店支持,还成为电影电视的拍摄取景地。

“不求开店快,但求把店开好”

一个餐饮品牌的底蕴,从创业团队就能窥见一二。

在社交平台上颇具人气的刘凡,喜欢分享如何经营开店的干货,粉丝们也乐意看他到处巡店。

事实上,刘凡早年曾开过成都厕所串串,又在厕所串串爆红时期转型做火锅品牌的原料供应商,坚持7年炒料研发,相继创立了囍辣火锅、罗二火锅等人气火锅品牌。

罗二火锅另一位创始人高捷,则先后打造了院8里经典川菜、里院传家菜等餐饮品牌,后期专注于火锅品牌孵化。

除了两位在餐饮江湖里闯荡已久的创始人,目前罗二火锅团队的成员,大多都是拥有10年以上餐饮从业经历的老餐饮人,凭借实操经验,已形成一套成熟运营管理体系。

而这些经验也将对合作伙伴进行持续赋能,比如针对开店前期的培训,罗二火锅打造了专门的厨政课程,涵盖标准化打锅、菜品制作、摆盘等,将川渝大厨的每一步动作拆解细分,并设定了“菜品十不出”等标准,减少开店后踩坑的风险。

此外,罗二团队还会派出专业的督导团队,指导门店运营,并且通过巡店督查,对经营管理的细节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保障门店的持续盈利。

随着餐饮行业进入存量慢增长的新周期,降本增效成为了摆在所有餐饮品牌面前的必答题,而罗二火锅从门店模型打造、供应链体系搭建等多方面发力,坚持“产品为王”同时,进一步降低加盟商的开店、运营成本。

比如前文提到的,罗二主打轻量化社区店,这对合作伙伴而言,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门槛,缩短回本周期,将更多资源倾斜到提升产品品质当中。

再比如,在供应链打造上,罗二火锅合作供应商拥有集餐饮品牌孵化、餐饮管理、餐饮服务、仓储物流等餐饮业上下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餐饮基地,解决底料研发、手工菜品制作等技术难题,标准化复制核心产品,可满足上千家门店供货需求。

同时,罗二火锅面向全国开放建立前置仓,与头部物流体系(含冷链)联合,定向专线开发,保证物流的及时性和低成本,进而对前端门店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以罗二火锅热销的耙牛肉为例,“耙”在成都话中意为“软烂”,采用黄牛腿肉或牛筋,添加十余种天然香料,经过数小时炖煮后达到入口即化的口感,同时保留嚼劲,罗二的供应链和仓储物流优势,保障了耙牛肉出品稳定,同时成本可控。

从整个餐饮产业的趋势来看,供应链的角色已逐步从过往支持者转变成共创者、驱动者,例如罗二火锅就把一部分房东、供应商发展成股东,一方面降低开店成本,另一方面增强了利益捆绑关系。

刘凡介绍,“比如金牛店1000多平方,房租一万/月。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我们把房东变成合伙人,允许她入30%的股份,现在一个月分红都是她原来只收租金的2倍。我们把供应商也变成股东,一起参与决策,共同努力把利润做大。”

红餐网了解到,罗二火锅去年就已接到大量客户咨询加盟开店,目前计划以点带面来布局全国市场,并不会盲目追求规模,而是严格把关,“不求开店快,但求把店开好”。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冯嘉炜;编辑:方圆。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