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巴奴、老乡鸡、蜜雪冰城等集体开启“熬夜”模式

来源:火锅餐见 作者:安静 2025-05-20 16:11:00
火锅餐见
全国首家火锅全媒体,辐射全国100万火锅餐饮人,目前下设媒体传播、火锅研学社、餐见优选商城3大板块,全方位深度赋能火锅餐饮人。

餐饮品牌纷纷入局,开始卷24小时了

曾几何时,24小时营业是便利店的专属标签。然而,不知何时起,茶饮、快餐、火锅店也开始纷纷加入这一行列,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浪潮。

日前,在抖音平台,“深夜食堂”话题已有92.9亿播放量,在小红书平台,“深夜食堂”话题已有16.1亿浏览和554.9万讨论量。

◎蜜雪冰城24小时开业

今年以来,备受瞩目的蜜雪冰城在杭州、济南、成都等地部分门店进行调整,改成了24小时营业。除了“雪王”,喜茶、霸王茶姬、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柠季等品牌这两年都开始尝试24小时营业。

24小时营业并非茶饮独有。若论火锅行业中谁率先尝试24小时营业,非海底捞莫属。

早在2012年,海底捞便在部分门店进行探索,至2017年更是全面推广,旗下所有门店均实行这一策略。

紧随其后,2024年7月,巴奴毛肚火锅也正式宣布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并在郑州连开三家24小时营业餐厅:郑州概念餐厅、郑州商鼎路店、郑州金水东路店。

值得一提的是,小龙坎和大斌家串串火锅也早已加入“24小时营业”的行列。小龙坎全球旗舰店实行24小时营业,成为春熙中年轻人必打卡的热门地点;大斌家串串火锅也在部分门店推出24小时营业服务,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光顾。

随之,老乡鸡、永和大王、遇见小面、超意兴等品牌都推出了24小时营业门店。

南城香通过“3元早餐+小火锅”覆盖16小时营业,袁记云饺推出“饺子与酒”模式抢占下午茶和夜宵场景,满记甜品以“早鸟场、午夜场甜品自助”,吸引午间和夜宵时段客流......餐饮业正从“时段专精”转向“全时段覆盖”,争夺用户每一刻的消费机会。

◎饺子配酒

为什么餐饮品牌纷纷入局24小时营业?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火锅餐见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餐饮赛道越来越“内卷”,为了突破增长瓶颈,挖掘“全时段经济” ,延长营业时间可提升坪效;第二,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的转变,夜间消费需求持续增长,95后、00后年轻人成消费主力;第三,外卖与夜宵经济的结合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

做好24小时营业,3点实用建议

餐饮“24小时营业”,并非单纯的延长营业时间而已。

不仅是品牌力,餐饮品牌想做好全时牌段经营,这是对品牌的产品、客群、场景和人工等各方面的一次全方位考验;这十分考验餐饮品牌的“黏人”能力,尤其在夜间闲时还能吸引顾客,这要求餐饮品牌的影响力要强、运营力和服务体验要好、成本投入要够。

1、选址决定生死,夜经济商圈是核心

在火锅行业,选址确实是决定生死的关键一步,而夜经济商圈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比如,要选择商圈中显眼且容易到达的位置,最好是靠近主入口或者人流密集的区域,这样能让店铺获得更多曝光,同时,也要考虑周边的配套设施,像停车场、公交站等,方便顾客前来就餐。

另外,还需对商圈内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差异化经营,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巴奴开店为例,在门店的选址与策略方面,巴奴的战术是“核心商圈”和“密集布局”,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巴奴把新店开在了西北旺万象汇、丰科万达、陆家嘴中心等,其中60%的门店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76%的门店进驻中高端商圈。

2、产品具备适配性,夜宵≠正餐

其实,夜间22点至凌晨4点的火锅消费场景与正餐时段存在本质区别:夜宵更像是一种享受型消费,消费者喜欢堂食夜宵的主要原因在于喜欢感受热闹、有烟火气的氛围。

这种消费特性的差异,要求火锅品牌必须打破“全天同品同价”的传统思维,针对夜宵场景进行系统性产品重构。

比如茶百道在上海、广州等城市布局的700余家24小时门店,通过承接夜宵、加班、娱乐后消费等场景,实现了从日间正餐向夜间轻食的延伸。

海底捞则通过推出夜宵专属产品矩阵,将火锅消费从社交聚餐场景拓展至深夜情感连接场景,其"美蛙鱼火锅+精酿啤酒"组合在21点后时段销量占比显著提升。

同时,海底捞在西安开了首家夜场店,晚上7:00以后海底捞还有歌手驻场和现场打碟,除此之外娱乐区还有小朋友们喜欢的游戏机和乐高积木、各种棋类和台球可供食客选择。

◎海底捞夜场店热闹场景

3、成本激增,人力与供应链是挑战

根据行业数据,餐饮企业人力成本通常占总营收的20%-30%,而夜间时段的低效运营往往使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从传菜、加汤、清理到特色服务,都需要充足的人力支持。夜间时段虽然客流量相对减少,但仍需保持基本服务团队,导致人效显著降低。

供应链压力同样不容忽视。粗略计算,每份火锅背后至少有30家供应商参与。24小时运营意味着供应链必须满足全天候、不间断的食材补给需求,尤其是对新鲜度要求极高的毛肚、黄喉等特色食材,其采购、储存和配送都面临极大挑战。

◎宵夜串串

综上,餐饮企业需要通过优化排班、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合理规划食材采购等方式,来降低24小时营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比如老乡鸡302家24小时门店通过动态人员排班,在夜间时段增加2-3名员工,实现服务响应速度与人力成本的平衡。袁记云饺通过建立“区域仓+前置仓”的分级配送体系,确保夜间时段食材新鲜度与补货效率,其门店夜间损耗率控制在1.2%以内,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结论

24小时是未来,但只有“全能选手”能赢。

火锅行业的“时间战”才刚刚开始,但并非所有品牌都适合:只有海底捞、巴奴等供应链强、选址优、品牌力足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中小品牌若盲目跟风,可能因成本失控、客流不足被拖垮。

最终,谁能真正征服“深夜胃”,谁就能在火锅红海中杀出重围。

(本文转载自:火锅餐见)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