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小赚1.31亿!“稳如狗”的赛百味给火锅打了样

来源:火锅餐见 作者:张冬 2025-05-21 10:53:11
火锅餐见
全国首家火锅全媒体,辐射全国100万火锅餐饮人,目前下设媒体传播、火锅研学社、餐见优选商城3大板块,全方位深度赋能火锅餐饮人。

低卡低价策略是赛百味的灵魂底色

赛百味似乎在重启扩张之路。

几天前,赛百味中国区的领导放出消息,表示会加速开店,到8月份,赛百味将破千家(目前800多家)。

赛百味,2024年新开门店数量超过220家,创下进入中国近30年来的开店纪录,其销售额比2023同期逆势增长超过30%,净利润达1.31亿元,同比暴增14倍。

◎门店

前两年百病缠身关店赔钱,甚至被迫易主,如今竟有点风生水起的意思,赛百味到底经历了什么?火锅人能从其中学到什么?

这个来自美国的快餐品牌,经历十分有趣。1965年,一个17岁的大学生,为了赚学费,向老师(后来是合伙人)借了点钱,卖起三明治,因为资金不多,产品也出得少,只买两款——12英寸和6英寸三明治。

赛百味创立时,麦当劳和肯德基在美国已经活跃十几年了,为了避其锋芒,赛百味找到差异化,将厨房开放,做成可视化,现烤面包,并打出健康低卡的概念,这哥们儿没想着做大生意,只想赚点小钱当学费就行,所以,他也没定高价,走亲民路线,但没想到生意竟火爆起来。

◎确实低卡

上世纪60年,美国有钱人的饮食风向,逐渐转向低脂有机蔬菜、沙拉和低糖甜点,肉类从炫耀性消费,如鹿肉、熊肉,变为精选健康蛋白,如有机鸡肉、牛排,而穷人则因时间和消费成本原因,更偏向吃高热量的快餐,所以,快餐成了阶级的分水岭。

穷人也是人,也想健康饮食,于是,赛百味凭借健康理念和低价策略,开始大杀四方,疯狂开放加盟,据统计,1988年到1977年的十年时间,赛百味在全球门店数量超过1万家,这位后起之秀,竟成了麦肯的大哥。

赛百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低成本模式”,通过主打三明治,使用预制面包和原料的流水线组合,降低了厨房设备和店铺面积的需求,从而大幅节省了成本。

◎赛百味早餐

在选址上,赛百味倾向加油站、地铁站、电影院周边等租金实惠的地点,既方便顾客购买后直接食用,又降低了成本,为迅速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赛百味的低价策略除了体现在产品价格和租金上,还包括其较低的加盟费——还不到麦当劳的20%,不过抽成比较高,达到12.5%,这一比例远超麦当劳的4%。美国是移民大国,当时生活在美国的人甚至不会讲英语,但每天却要面临生存问题,开个投资不大的小店,卖些小吃小喝,就成了很多移民者的首选。

当然,如此高的抽成,也为后来的“卖身”埋下伏笔。

加盟店抽成12.5%,赛百味“卖身”

为了配合自身的商业模式,赛百味设计了极简的组织结构,定下三条死规定,总部不插手直营门店的经营、专注“低卡健康”的定位、卖点只有三明治。

巅峰时期,赛百味直接干到4.5万家门店,当时的麦当劳是3.7万,肯德基是1.5万。

2015年后,随着创始人相继去世,情况急转直下,似乎除了当年的大学生和他老师,谁也玩不转这么大的盘子,销售额连续几年呈现负增长,门店总数也开始下滑,从巅峰时期的4.5万家逐渐减少至目前的3万多家。

大学生及其老师把持赛百味半个世纪之久,挣得多、跑得快、人就飘,但凡集团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往往就会被批为异端分子,长此以往,一言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也是老大强势的可怕之处,他可以带着品牌走上顶峰,没了他,品牌就会跌入山谷,根源就在于,太过强势的领导者,根本培养不出继承人。

另一方面,加盟店抽成如此之高,如同剥削,很多加盟店面临很大压力,别人是卷成本、卷供应链,赛百味是卷加盟商,加上门店自主性很强,老大一走,这点怨气也发泄了出来,很多加盟商开始跟总部对着干,并且有摆烂倾向,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赛百味的食品安全问题。

摊子越来越烂,集团没CEO肯定不行,毕竟两个家族里的人都被养得脑满肠肥,懒得思考懒得动,外人也看得出,再这么下去,赛百味必死无疑,于是,2019年,赛百味请来了汉堡王的前CEO,一个叫齐德喜的家伙来助阵(John Chidsey)。

这哥们儿名字听着就很旺铺,齐心协力、德才兼备、喜气盈门,这个顶级经理人,曾将汉堡王成功带上市,又在汉堡王业绩下滑的关键时刻,将其成功卖给私募股权公司,且价格不菲。

◎打工人的早餐

所以,请齐德喜来的目的不言自明,两大家族想把赛百味卖了,套现收手,毕竟,此人在卖公司这块儿,很有经验。

赔钱的公司,谁也不会买,所以,齐德喜上任后,推行一系列挣钱政策,诸如,裁员关店、更换菜单、增加中大型加盟商、店面翻新、自营外卖等,几番折腾下来,到了2021年,赛百味在美国的单店销售额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销售额从83亿美元回升至94亿美元。

见生意回暖,汉堡王的母公司RBI准备收购赛百味,但谈来谈去没谈拢,RBI估计也是窝气,转身就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赛百味的竞争对手Firehouse Subs,看来,赛百味要的价,应该远超10亿。

用户不愿意出钱,肯定是价值不够。齐德喜再接再厉继续整,到2022年,赛百味的业绩报表竟奇迹般地回升到了104亿美元,一年多卖10个亿,该说不说,齐德喜这水平,那是相当凑合。当然,赛百味在中国的表现,是另一个话题,且问题很多,本文不再展开。

能营收100亿,又在上升期,说明其潜力肯定在这个数字上下,2023年夏,赛百味终于把自己卖了出去,买方依旧是家私募股权机构,成交价为95.5亿美元。

◎简便快捷的后厨操作

功成身退天之道,去年赛百味发布公告说,齐德喜这位大神,会在2024年底退休。

如果不退,相信以齐德喜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收购赛百味的私募股权机构给卖掉。

火锅人从赛百味身上,能看到什么

从赛百味的发展脉络来看,早期能在麦肯盘踞十几年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得益于其“低卡低价策略”,切中时代进程的命脉。

做到低卡,不止是打概念,赛百味还做“开放厨房”,一招一式让顾客看见,确实很健康;做到低价,一家店轻松可以,一万家店就比较麻烦了,赛百味主打三明治,产品并不多,预制面包和原料的组合也是流水线模式,且不用加热(赛百味主做冷食),如此一来,赛百味便降低了厨房设备和店铺面积的需求,加上租金低,整体成本就下来了。

赛百味不像萨莉亚自产自销,靠减少链路损耗、提升效率来降本,而是通过打磨极致单品来降本,另外,加盟成本低也是其快速扩张的原因之一。

操作简单、加盟费低、投资小,仅凭这三点,足以引君入局了。

踩时代鼓点这事儿,火锅人跟得紧,尤其是2020年后,从大店到小店、从冻品到鲜货、从单点到自助、从预制到手工,从高额加盟费到0元加盟、再从加盟到联营……火锅的每一步都与时代和经济相关。

另外,低价时代,大家也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很多供应链企业也因前端品牌的出圈而为人熟知,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再赘述。

在火锅餐见看来,赛百味身上有两点教训值得借鉴,一是组织架构,一是引入变量。

先说组织架构。赛百味的直营店虽然自主性很强,但要是往上走,层级就十分明显,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比如,如果你在村里开了家赛百味,往上依次有——代理商、城市代理、中国总代、亚太级总代(在新加坡),最后是赛百味美国总部。

链条太长,反应就慢,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必须及时响应并反馈消费者。2007年时,中国一加盟商建议推出本土化产品,目的是做出适应国人口味的产品,这事儿一直拖到2016年,才上线了一款川香麻辣鸡。

赛百味内斗很严重,又是一言堂,大家都怕背锅,所以批个条子很麻烦,估计创始人活着,这款麻辣鸡的上线时间还得往后拖。

所以,在组织架构上,无论是店面自身结构,还是从加盟店到总部,链路绝不可长,一旦形成层级,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会冒出来。

当然,一言堂的品牌也有大问题,老板的思想认识到了天花板,企业就只能往下走。

◎一直年轻的海底捞

再说引入变量。赛百味能卖出去,跟盈利有关,齐德喜是核心,前文已述,上台之后,发布一系列政策,先是把不盈利的门店砍掉、裁员。

粗放加盟和门店密集,一直是赛百味的大病,跟长沙的茶颜悦色绝对有一拼,造成的结果就是大伙儿都赔钱,海底捞也遭遇过这种困境,后来杨大姐上台,推行啄木鸟计划,境况才得以改变。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层级和流程固化时,不引入变量,企业会被慢慢拖死。

另外,引入的变量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模式模型,最典型的引入变量,要数被胖东来爆改的永辉,永辉因引入了胖东来的模型、制度和产品,门店大卖、股票上涨,因此——也卖了个好价钱。

◎自助成风

还有一些火锅店引入变量模型,诸如将传统点单改为自助模式,像程碟衣火锅馆就将一些下沉市场的店改为“程碟衣菜市场火锅”,切中下沉市场的大众需求,生意更为火爆;像珮姐重庆火锅的深圳社区店,也较原有店面有很大变化,目的也是切合当下消费趋势。

当然,如果组织架构改不了,又没有变量可引,一直赔钱,那么,能卖就卖,卖不掉就彻底放弃,直接撤。

(本文转载自:火锅餐见)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