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对越亲近的人脾气越差,怎么办?

来源:红餐网 作者:蒋毅 2016-11-29 11:12:30
蒋毅

豪虾传创始人。在四川拥有20家分店,通过独创的“四川卤煮龙虾”成功打开成都龙虾消费市场。从2009年开始,在网络上连载创业日志,内容接地气,已接近400万字,被誉为餐饮行业最有价值的创业实战宝典。(微信:hxz9861,公众号:luzhulongxia)

我身上一直有个非常严重的毛病,那就是根据与我关系的亲疏远近,举例我越远的我可能越是客气,而距离我越近的越是不客气,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说法是,我把好脾气和好性格都给了关系一般的人,而对我身边关系最亲近的家人等,则经常是坏脾气和臭毛病。

关于这个毛病,我已经意识到很多年,身边也不止一个人给我明确表达类似的怨言,比如我老婆,就经常埋怨我对别人的耐心比对她的耐心好,当然,不只是她,身边凡是与我关系特别亲近的人,都知道我并不是网上这样“知书达理”和“和颜悦色”,他们只是从来不揭穿我而已。

如果说对合作伙伴我脾气臭一点,还可以自圆其说是为了工作,那么我有时候甚至对父母也没有耐心,多解释几句他们听不懂就可能发脾气,又拿什么来自圆其说呢?为此我无数次的自责,也十分难受,不管是父母,老婆,妹妹这些亲人,还是二哥陈师傅肖春他们这些合作伙伴,每次我发脾气后都后悔的要死。

好几次我甚至都想去看心理医生,因为自己做过很多努力,试图去改变自己的这些坏脾气和臭毛病,尤其是我一边前看到台湾拍摄的几段关于亲情的短片,拍摄者以完全隐蔽拍摄的方式,来展现亲人之间不耐烦和臭脾气的那种难受,我当时看得泪流满面,因为我觉得自己比视频里的每个人都过分。

网上有一句很出名的话,说的就是我们把最好的一面给了陌生人,而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了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很尴尬的是,我每次看到这句话,都会非常难受,正如前面所说,因为这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我几乎每次发脾气后都会反思:为什么我对客人,对朋友能非常有耐心,而对身边最亲近的人却做不到呢?

老实说,昨天之前,我没找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所以有点破罐子破摔,心里抱着侥幸心态:我有可能改不了这个毛病了,以前这么多年都在犯这个错误,身边的家人,合作伙伴都原谅了我,那以后我自己注意一点,他们应该会一直原谅我吧?我曾经真的试图带着这样的侥幸心态继续这样下去。

前天下午,在微海咨询的店长培训班最后一堂课上,何老师用一下午的时间来分享了关于“沟通”的话题,虽然他的课件主要是分享餐厅的管理层级的沟通,但我一边听一边反思,这是我第一次系统的听关于沟通的课程,平心而论,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是一个沟通能力很不错的人,三姐几年前曾经反复说过这样一句话,意思是我只要是真心想去说服一个人,基本没有说服不了的,我问过她为什么这么认为?她说她接触我十多年的潜意识认为,当然,这是三姐的夸大其词,我现实中经常遇到无法说服的人,只是我选择了回避,免得浪费时间。

但与身边的普通人群相比,我也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很不错,以前不懂沟通方面的理论知识,我能做到有效沟通,主要的原因是我天生就会换位思考,也就是我很容易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愿意先替别人考虑,然后在考虑清楚别人的诉求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争取自己的诉求,这样达成共识的概率就大很多。

结果呢?在何老师的沟通课程上,我才知道沟通,其实很多人只看到了别人的表达出来的观点,然后就这个观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但实际上呢?任何沟通,除了观点,说法之外,还涉及到角度(其实还有概念,但因为概念牵扯进来这个问题就变复杂了,所以何老师没说),而角度才是决定沟通效果的最关键因素。

因为今天的日志内容不是谈沟通,所以关于如何有效沟通,以及我在沟通上的反思就不多说了,朋友们对沟通感兴趣的,强烈推荐去听何老师的沟通课,我今晚主要想分享的是,是因为这个沟通而让我和何老师在昨天的交流,如果说沟通课只是让我有所触动的话,那么昨天与何老师的对话,则让我彻底反思。

何老师是诸葛亮的崇拜者,前天课程结束后,恰好何老师有一天的闲暇时间,于是我带他去武侯祠,在武侯祠里面,一边溜达,我一边向他讨教一些话题,结果我们无意中谈到的一个话题,让何老师突然很兴奋,说他曾经写的一段话,其实完全可以嫁接进沟通课程里面去,我赶紧追问什么话?

何老师就说了,世界上无所谓脾气好坏,只是大家在意的东西不一样而已,我表示疑惑,于是何老师接着解释:脾气坏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情绪化的表现,但实际上呢?其实是这个人把自己的得失看得比别人的得失更重要,关注点在自己的得失上面,所以一旦不对,就容易表现出坏脾气。

然后举例说:一个服务员对客人耍脾气,那是因为她心里觉得自己不能受委屈,并因此不惜客人受委屈;对同事发脾气,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得失比团队的团结更重要;对家人发脾气,那是因为这个人的眼睛里,自己的情绪和心情比家庭和睦和美满幸福更重要……

我当时一听就赶紧扭头遮掩,因为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满脸通红,这说的不就是我的那些原本认为一辈子改不了的臭毛病么?我当时就立即联想到自己身上,把我身边最亲近的人挨着想了一边,二哥和陈师傅是我的商业合作伙伴,我对他们无条件信任,非常珍惜彼此之间难得的合作关系;对家人我更是发自内心的爱他们。

但现实的情况呢?我却不自觉的在做完全相反的事情:在公司开会时,我经常因为争论一个问题而给二哥和陈师傅发脾气;在家里讨论事情时,我有时候也忍不住对老婆,妹妹和父母发脾气,按照何老师的这个说法,那就是因为在大家意见不一致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心理得失和情绪得失,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这让我非常惭愧,何老师后面还将这个话题延伸到做人做事的格局上,我内心惭愧之余,没好意思给何老师说这就是我身上最大的毛病,然后强烈建议何老师把这个观点加入到沟通课程里面去,把它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明白:你如果真正爱自己的家人,珍惜自己的合作伙伴,那就不应该以关系亲近,脾气再差也不会失去他们而做出让他们难受的事情。

今天早上,何老师离开成都前,把它的这段话,通过微信发给了我,我保存了下来,古时候有“一字之师”,何老师虽然年龄比我小,但这两次听课的接触,尤其是昨天我们一起逛武侯祠的经历,让我在自身最严重的问题上,获得了幡然醒悟的成长,因此我自己也决定以后就一辈子尊他为老师,而不只是餐饮店长培训知识上的老师了。

昨天下午意识到这个问题,结果昨晚上在屋顶上的樱园,我就又亲眼见证了另外两姐妹类似的“毛病”,也就是英姐和燕姐,我们一大桌子人原本其乐融融的沟通关于餐厅管理的问题,结果因为燕姐的一句话,英姐立即面若寒霜,对燕姐的语气也不对头,以前我可能不觉得有啥,但昨晚,我第一感觉是英姐对燕姐太“严厉”了。

当然,昨晚燕姐的日记也专门说明了这个问题,英姐边看燕姐的日记边哭,一个劲的后悔,也意识到自己当时的态度不对,我就在猜想,英姐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是在不自觉的犯“远香近臭”这个问题?因为我以前就是这样,可能因为妹妹的一句话不对头,就立即对她使脸色,虽然我可能是觉得她说得不对,出于为她好的好心,但造成的现实结果是让妹妹很尴尬和难受。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看到也就嘻嘻哈哈的打圆场过去了,但是经过昨天与何老师的交流,尤其是今天一整天的深度反思,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一方面算是给自己多年的毛病,找到一个病根,并立志慢慢去改变它,希望以后能“表里如一”:不仅内心做到在惜家人和合作伙伴,实际行动上也要去做到。

另一方面,也算是给有类似毛病的其他朋友一个参考,我以前给别人分享自身这个毛病时,很多朋友都感叹说也有类似毛病,也就是对外人比对家人脾气好,对陌生人比对熟人脾气好,内心深处,大家可能潜意识认为,相同的态度对普通人可能就得罪别人了,而对家人则永远不会失去,为此而肆无忌惮,并不思悔改。

现在,我接受并认同何老师的说法,“归因于内”来说,其实是自己太自私,太看重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得失,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我口口声声的说自己很爱豪虾传,很在惜与二哥和陈师傅的合作伙伴关系,很爱护自己的家庭,但实际行动所表现传来的,则是带给他们比其他人更多的言语伤害和情绪伤害。

因此,不管与家人还是陌生人,不管是合作伙伴还是消费者,其实都应该一个态度,一样去在惜和在乎他们的感受,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老婆,父母,妹妹,二哥和陈师傅等虽然可能不会永久失去,但从情感的角度,如果因为自己的臭脾气,让他们变得心里难受,我又于心何忍呢?

因为这个毛病在我身上太多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顽疾,所以即便是我现在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即便是我已经立志要去改掉这个毛病,但也不敢说立即就能做得很好,为防止自己不作出改变,所以特意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来公开自己的这个毛病,希望是能在外力的监督作用下,让自己能在以后去彻底改掉这个毛病。

修身养性,需要一辈子来实践!

本文作者蒋毅(微信:cdzh56),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