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专栏作者,餐饮观察家,倡导餐饮社会学,著有《亲爱的湘菜》等。微信公众号:qsymsxb
从黄兴铜像往步行街走,左拐进入淘淘街,经过罗记臭豆腐,阿拉伯烤肉,越过两个石墩子,临近育英街的地方,就是胡记广东肠粉的第3家门店了。
细心的食客可能已经发现,自从2014年6月以来,胡记广东肠粉这间门店,已经做了很大的调整。上百个座位已经压缩了。而那些相当阔达的临街铺子,也出让给做寿司的,做泡菜的,做快餐外卖的小店。
数千元的再出租租金,可以减轻店内的租金压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沙经营肠粉、烧腊等店的在2014年遭遇的困境。
自从2012年以来,长沙各地打着港式茶餐厅的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河西的楚茨,到繁华的解放西路的喜聚,再到悦方、万达、奥克斯等地的乐会、港荟、新文华等茶餐厅,一时间江湖人人说港式。不过,喜聚已经关闭,坡子街的双子636港式、摩天轮下的……多少的店子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又销声匿迹了。这波港式茶餐厅的潮流,短短2年,卷走了许多投资人和餐饮人的心血。其中多少的艰辛和多少的浪费,值得深思。
在这些港式茶餐厅,或者成为广东茶餐厅,或者简单店叫肠粉店或烧腊店,中。胡记肠粉无疑使表现较为优秀的一只。自从2009年在建湘路狭小的门店诞生之后,如今已经有5家门店,并在建湘路运作了思利和甜品店,日营业额甚至比许多面积相当大的同类门店高。
究竟什么理由使得这间走过5年的品牌能够不断保持呢?
第一,小,胡记肠粉的门店都不算大。最大的也不过300平方米。
第二,选址,靠近人烟密集的社区,租金上不便宜,然而在人流和客源上,相比盲目选择商场,反而有一定优势。
第三,不断引进新品种,扩大产品范围。广东来的餐厅限于本身口味,往往需要品种。最早以肠粉闻名之后,胡记肠粉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增加了广东烧腊,增加台湾小吃,从厦门等地引进各类小吃,总之,是以不断的创新来迎合食客的口味。
第四,稳步的推进。胡记肠粉负责人胡辉诚表示,在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的今年,不会开设新的门店,接下来要做的是修炼内功再出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沙不少投资港式茶餐厅的投资者存在对市场的盲目乐观预期,在装修和门店花费大量钱财,最后效果不理想,又只好弃店而去。
第五,扎实的客户营销与维护。胡记肠粉在团购、点评等等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以小吃而进入团购,是相当大胆的举措。然而,效果似乎很不错。
当然,所有的商业模式都不是恒久光芒四射的。胡记肠粉也在逐渐调整,如何做好外卖,如何做好新的产品研发,如何开启更多门店,如何推进品牌影响力,这些,都在努力。但是从港式茶餐厅这种业态的兴起到逐步平稳来看,胡记肠粉依然给新的业态以良好的启示。
那就是步子要稳,产品要稳,不要在意花里胡哨的门面功夫,要扎实的推进自己的内功修炼。毕竟,玩得久,比玩得炫酷有意义得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红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