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网络时代,厨师如何真刀真枪去切磋?

来源:红餐网 作者:秦少油 2015-12-10 15:55:56
秦少油

饮食专栏作者,餐饮观察家,倡导餐饮社会学,著有《亲爱的湘菜》等。微信公众号:qsymsxb

越来越多的厨师拜师,仅仅是为了求一个平台,利用大师傅的资源,方便自己在餐饮圈混得如鱼得水。(或者下一份工作,或者开新的餐厅……)总之,为了烹饪技艺去拜师的越来越少。

一个问题:网络时代,无须交流烹饪技艺吗? 

不可否认,互联网在打破传统师门壁垒,信息封锁上,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一些历史经验毫无保留呈现在网络上,极大地方便了年轻厨师。但是,作为美食研究的爱好者,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电子文本上呈现的信息,太死板了。美食里头的丰富信息,完全无法仅仅通过文字传达。

举个例子,《随园食单》中的很多菜肴,按照那个简易方法根本没法做出来。这还是资料相对丰富的淮扬菜、徽菜来说,而对于文字资料更少的湘菜,更是难上加难了。大部分资料在最初的记载中,就是由很多文字水平一般的厨师们记载,这就使得文字相当简略。而谭延闿这样优秀的美食家,在当时囿于饮食毕竟不是正业,也只能在日记中简要记载。

因此,试图通过文字,全面获得湘菜的烹饪技艺,这并不现实。毕竟,与管理经验、食材物产这些硬性资料相比,烹饪技艺天然具有农业时代印记,那就是口口相授和师门心法。

学贵切磋:今天厨师烹饪交流存在那些问题?

从10年起,我有幸在长沙参加过一些厨师之间小范围的交流,私下也会点评一些厨师的菜肴。但不管哪种场合,如果要点评,一定要先喝酒。说菜肴做得不好的,要委婉。然后,得喝一大口酒,先表扬那个菜做得好,然后,在慢慢说出自己认为这个菜的不足。整个过程战战兢兢,生怕是说错什么。说错了,要罚酒。说对了,做菜的大厨也许心理也不爽。

唯一能直截了当点评的,只有师傅了!但,师兄弟们那么多,师傅怎么好一下子把话说死了。我觉得,1949年前的长沙厨师们聚集在詹王宫里,也应该是这样边吃喝边切磋。

当然,以上是师门之间的切磋。

一些没有拜师的“野路子大厨”,反而更随意,他们形成一个圈子,吃吃喝喝,比较随意。这群厨师的问题是,完全无视传统,极为注重自己个人的口感。再加上缺乏严格训练,在一些烹饪技巧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两种交流风格,都存在一个问题,也就是中国国情问题——人情与关系。凭关系说话,关系好,讲真话,关系不好,不讲!时代已经是21世纪了,可是厨师交流几乎还停留在19世纪。对这种现状,我个人表示不太理解。

对现在湘菜的问题,湘菜泰斗王墨泉大师忧心忡忡,“我很着急,真的很着急~”王大师见过1949年前湘菜老厨师的功力,也目睹了30年一系列运动中湘菜传承的断裂,对于现在的年轻厨师在基本的刀工和烹饪技法的掌握,王大师焦虑地表示,在十几种常见烹饪技法中,现在长沙酒楼大多数就炒、蒸、炖等少数几种。一些厨师连煨、炖、焖都分不清楚,一些厨师连炒辣椒去蒂也不知道。“实地看一位年轻厨师做菜,发现问题很多很多。”

这两三年来,我分明感受到王大师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心情更加急迫,而他对于厨艺也毫无保留贡献出来。前两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湘菜本色》,就是王大师50多年从厨技艺的结晶。“吃前垂涎三尺、吃时拍案叫绝、吃光回味无穷、吃后流连忘返”这几个评定,以及书中对烹饪技艺的诠释,都有独到处。我这个门外汉也获益不少。

扯远了,王大师的忧心忡忡也正说明厨师交流的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让厨师畅所欲言,真刀真枪交流

1.最优团队的畅所欲言。以湖南湘菜研发中心为例,如果每次切磋的厨师是10人以内,效果会不会比30人好很多。

2.请湘菜前辈直接点评。有很多湘菜前辈,有真本事,真心关心湘菜发展,请他们点评,以真心是可以打动的。

3.年轻厨师不要“冬烘”。不要被保守的老传统给淹没,真的可以大胆说“不”。将自己所知的一些菜肴秘密和不足,与大家一起分享。

4.应该有统一而固定的场所,供广大长沙乃至湖南的厨师,不分地位高低,不论厨艺优劣,都能来这里坐坐,喝喝茶,也可以来这里实地炒菜切磋。这种地方类似当年詹王宫,更类似今天的厨艺体验馆。

刚结束的首届湘菜博览会,相信,对真正有志于湘菜厨艺的厨师,应该有不小的触动吧。长沙20多万从厨人员,是该真刀真枪切磋切磋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红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入驻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QQ 384643049)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