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Watami和民的帝国兴衰…多产业生态圈战略到底可不可行?

来源:红餐网 作者:小力 2017-09-21 15:31:49
筷玩思维

筷玩思维致力于成为餐饮上中下游产业链从业者启迪思维的入口级媒体,运营仅3个月便获得多家产业资本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整体估值近亿。交流请加微信:15650737218。

Watami成立于1984年。一开始,Watami只是居酒屋连锁品牌“坪八”的一个加盟店,在创始人渡边美树的带领下,开了多家分店。1992年,Watami公司与坪八解除了加盟合约,在东京涩谷区开办了第一家真正的“和民”品牌店,从此走上了以居酒屋为主要经营业态的连锁发展之路。

1996年,和民在日本证券业协会挂牌上市,并在2001年(成立20年之际)开启了海外扩张之路,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分店。

和民集团如何发展成为日本餐饮帝国?离不开“六度产业”的生态链战略

和民从一开始的居酒屋连锁业务起家,然后以此为圆心,将公司的版图扩张到整个上下游的生态链。和民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覆盖全日本的巨擘,以居酒屋业务为依托的生态链布局是迅速做大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六度产业”的理论能够对这种多元化业务的生态链战略做出最详尽的阐述。

什么是“六度产业”?

六度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零售业)

第一产业的延伸:进入农业,提升供应链掌控能力  

和民Watami依托主营的居酒屋连锁业务,首先在2002年进行纵向扩张,向上游供应链延伸,建立和民农业子公司,把集团触角向上延伸至第一产业。牢牢把控住食材源头,同时用更低的供应价格反哺餐饮业务的发展。

第二产业的延伸:建立便当制作工厂,拓展外卖业务  

和民集团通过主营的居酒屋业务,建立了强大的菜单开发能力和消费者洞察力。同时,上游的农场和食材采购中心,又帮助集团在成本方面获得了更大的优势。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和民集团把触角伸向了制造业,外卖便当制作工厂。

2010年,和民在日本兵库县建立了外卖便当制作工厂,并在九州和关东地区收购了专门针对老年人外卖便当的Takushoku工厂,自此,完成了在关东和关西地区的工厂布局。

在2010年,和民的外卖便当日均销量就达到了12.9万份,每天都进行菜品更换,种类达到20种以上。但是售价非常划算,平均每人每顿费用在500-660日元。

外卖业务的拓展,既满足和民集团拓展营收渠道的战略要求,又同时发挥了企业在消费者端和供应链端,两端的既有产业布局优势。外卖业务强大的体量,又反过来帮助消化了上游农业的产能,并帮助和民的品牌走入千家万户。生态系战略在此已经成效显著。

第三产业的延伸:成立医疗服务公司,全面占领老年人的消费场景  

在第一和第二产业已经扎根很深的和民集团,之后成立了医疗服务公司,并且全资收购了R护理集团旗下的20多栋养老院资产。这项业务看上去仿佛和和民集团的餐饮主营业务关联不大,为什么和民会将触角延伸至此?

首先,强大的上游供应链一方面是和民集团的强力武器,但反过来也给集团经营业绩形成了不小压力,如果要消化大量的农业产能,最根本的还是要占据最后的消费环节,只有完整打通了从源头到消费的整体链条,产业间的协同效应才可能发挥至最大。

那为什么选择护理业务这个消费场景?因为客户群体吻合程度最高。

和民集团在2011年之后,从营收角度,外卖业务其实已经超过居酒屋的堂食业务,而外卖业务其中最大的消费客群便是住家老人。日本市场本身在人口结构上也趋向于老龄化,老年人是消费市场的一座“富矿”。

出于功能的协同和客群的吻合,和民进入医疗护理的服务领域,发挥了在餐饮方面的资源优势,也将在餐饮行业积攒的极致服务理念带到了护理领域。通过一些差异化体贴人心的服务,护理业务一路高歌猛进,在2012年成为了和民集团的金牌业务,净利率也达到了15.4%,大大超过了堂食的4.7%和外卖便当业务的7.8%。

和民集团为何快速由盛转衰?多线作战,深陷三重泥潭

2014年,和民集团出现128亿日元的亏损,已经连续两个年度出现亏损赤字。企业濒临绝境,甚至出现了集团出售的市场传言。居酒屋、外卖、护理业务深陷三重泥潭,帝国快速陨落究竟是为什么?

第一重泥潭:居酒屋业务,品牌定位调整背离市场趋势  

赖以发家的居酒屋业务,2015年的单店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0.4%。究其原因,在于家大业大的和民品牌没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在面临整体居酒屋业务竞争加剧,用户年龄低龄化的市场环境下,和民居酒屋却反而将菜单价格提高了15%,计划选用更加新鲜的鱼类食材、提高菜品品质等策略来吸引顾客。从策略之初便是逆消费者大势的调整,徒增改革难度。

在改革的过程中,门店运营端并没有完整消化新一代升级的菜品,烹饪过程更加复杂,导致上菜时间变慢,这在追求速度和便利性的年轻消费者眼中,成为一个很大的失分项,进一步加剧了顾客的流失。

总体来说,主营业务方向调整的意图不明晰,缺乏对于市场的把握,同时在运营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做到配套调整,最终带来了客户满意度的下降。业绩的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重泥潭:外卖便当业务,没有抓住快速崛起的年轻消费者  

外卖便当业务在成立之初,旗帜鲜明地瞄准老年人的目标客户群体,这种做法也的确造就了一开始的成功。日本是名副其实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在2014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25%,当地政府预计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将到达惊人的60%。

把目标瞄准这些日益老去的客群,的确在一方面可以确保近几年的收入,但品牌本身其实也随着这群消费者而逐渐老去,最终的归宿只能是品牌价值的消失殆尽。2011年前后,随着市场整体消费低迷,和民出现了上市以来外卖业务首次在营收和利润指标上的双双降低。

所以,如果想要打造一个有持续活力的品牌,必须始终把目标消费客群瞄准年轻群体,并且始终保证在消费者老化的过程中,品牌需要始终把老龄消费者转化为下一代年轻人,保证自己的品牌活力。

第三重泥潭:医疗护理业务,遭遇黑天鹅事件打击  

在2013年前后,和民的养老院连续发生了多起事故,包括老人在浴中意外死亡,入住者因感染诺瓦克病毒不治身亡等等。公司面临大量负面新闻的报道,品牌形象一落千丈,Watami和民养老院的入住率从2013年年初的90%大跌到年终78.2%。

第三产业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因此会受到来自消费者直接反馈的影响波动更大。健康类的护理事业本身也是关乎生死的业务,除开本身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水平因素问题,在选择这项业务的时候就注定是一个需要承担更高风险的工作。

对于此类业务,一旦出现某些黑天鹅事件(就比如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事故),将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对于我们国内企业的教训就在于:一方面进入这些领域一定要慎重,另一方面如果选择进入了,一定要在关键的环节重兵把守。

和民集团如何东山再起?聚焦业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为了重振雄风,和民集团决定再次聚焦在“和民Watami”的居酒屋业务,并且通过一些列的股权交易,抛售不良资产,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和民集团在2015年将医疗护理的子公司100%出售给SOMPO控股,将包括关东地区和大板地区共111个养老院全部转让。但和民集团仍旧继续为这些养老院提供食材服务。和民集团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来进一步推动组织聚焦在饮食相关业务上的集中管理,来提升公司的中长期价值。

同时,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和民也避免自己一手包办所有事项,把战线拉得太长。吸取之前教训,和民将重点放在菜品开发和门店运营流程的不断提升,其他部分选择强有力的合资伙伴来完成。

和民集团在中国和海航成立了合资公司,出让子公司60%的股权给到海航集团,并签署了区域授权协议。以此来截住海航在中国本土的资源优势,帮助和民品牌在中国生根发芽。

结语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和民集团在一开始利用“六度产业”上中下游产业融合的生态链战略,迅速扩张规模,在日本站稳脚跟。但也是因为“六度产业”战略,导致战线过长,非核心相关业务耗费巨大精力,得不偿失。

最终,和民也是依靠战略收缩,聚焦核心主营业务的做法,联合合资伙伴的本土化实力,才使得和民能走出日本,迈向全球。

其实不单单是和民一家,在其他很多餐饮巨头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单点突破-多线作战-收缩战线”的循环往复,不一定说多元化业务战略注定失败,只是需要具体来看企业所处的阶段和管理团队的操盘力。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战略,希望和民集团的起起伏伏能给国内餐饮老板们在节点选择上,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筷玩思维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