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大品牌现在做的任何动作,都不值得你学习。
经常有餐饮老板跟我说:校长,我当年就是被谁谁带到沟里了。
我听完只能淡淡一笑,别人从来不会把你带沟里,只有你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才会把自己带进去。
我研究餐饮行业十年,赋能过很多区域王,接触过上万个餐饮老板。总结发现中国餐饮老板里,有三种不良习惯,真的要不得。
第一种跟风。
总有人来问我:校长,明年做什么火?我可不可以做?现在酸汤火锅火,我还能不能开?漂亮饭还能火多久,能不能跟?
他们总喜欢追着热闹跑,什么火就想干什么。这在五年前、十年前或许还行得通,当下是越来越行不通了。看看这两年火的,冒烤鸭、酸汤火锅之类的,火的周期越来越短。
其实,最重要的是知道你自己能做什么,凭什么你能做好。风口再大,托不起没有任何优势的人。
第二种抄袭。
看到南城香做24小时赚钱,觉得自己也得做24小时,研究了一堆产品开始卖,结果人工增加了,食材积压了,产品没卖出去,把自己坑了。
他不知道南城香能做24小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也不看自己的用户,还不看周围的竞争环境,这就是典型的盲目抄袭。
不知道别人门店赚钱的核心关键,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就盲目跟进。抄得了表面动作,却悟不透底层逻辑,这难道是别人把你带到沟里吗?
第三种盲目学大品牌的现阶段。
有一句话很流行“要跟拿到结果的人学习,跟拿到结果的门店学习”,但是那些拿到结果的人或者品牌,跟你的阶段一样吗?
就会有人问:校长,你天天讲门头战略,可肯德基、麦当劳的门头那么简单,为啥?
他们是一两万家门店,在中国扎根了30多年,每年的广告费就要几十亿,全中国还有谁不知道肯德基、麦当劳卖什么?他们当然不需要在门头上写品类名、战斗口号、信任状了。
如果你是初创的门店,门头上不写清楚,用户知道你是谁吗?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吗?知道为什么要进你的门店,而不选择其他门店吗?
初创阶段去模仿大品牌的现在,踩坑了,大品牌可不背锅,是你的认知和思维让你做出了这样的决策,而不是人家让你模仿的。
所以,做品牌也好,做门店也好,要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系统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找准最该服务的顾客,做好自己。
本文转自:门头战略余奕宏;作者:余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