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美食故事:“会跳舞”的海胆饭、“厚朥蚝烙”你吃过么?

来源:红餐网 作者:张树茂 2016-10-28 16:09:38
张树茂

张树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潮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汕头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食品检验特聘专业导师;汕头电视台“美食潮”品鉴团专家评委、汕头都市报“美食故事”专栏作者;1860“潮膳教室”高级教师,汕头牛肉丸产业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且说在惠州巽寮湾美食达人郑力文的引领下,品尝当地传统小吃“阿嬷叫”;拜访“酿春”高手高燕来,学习“酿春”技法,感悟当地美食文化。有道是:惠州小吃“阿嬷叫”,品尝之后会意笑,味形近似“猪脚圈”,早以香飘汕头埠。“酿春”缘由寄父爱,真情演绎多感慨,肉末蛋里轻轻酿,技法精细非凡响!

“会跳舞”的海胆饭

一连3天在惠州寻访坊间多味斋,慰藉久违的味蕾,既饱口福又增添不少见识。但仍有一物挂在心头。这天中午时分,趁品茗闲隙,见缝插针再次提起那“会跳舞”海胆饭一事,着意揭开谜团。可聪明的郑力文却也不失时机接上话来:“会跳舞”海胆饭乃我镇店之宝,老师如若执意了解缘由,那得彼此进行技术交流,未知意下如何?郑总说来也很在理,既然大家各有所求,我也自当奉陪!于是来到灶前,摆开阵势,各自亮出本领。

且说郑力文来到灶前,先是洗鼎,烧热下油,时而敲蛋,时而颠鼎炒饭,见时机已到,勺起些许金色物料抖入鼎中,随即翻炒起鼎装碟,一碟烁烁生辉的海胆饭便由餐厅的雅姿娘仔端上餐桌。

那么,从何“会跳舞”?原来,郑力文精心研究后发现,用煮熟晒干的米饭,在炒饭前先将其油爆炸脆。海胆饭炒至将成,添加部分“炒米”,食客在品尝时,牙齿之间总有噗噗弹牙之感,故“会跳舞”海胆饭因此得名。

厚朥蚝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这边,秀出时令食材鲜蚝烹制“厚朥蚝烙”。这种历经百年传承的蚝烙究竟有何特别?究其用料与制法,就是讲究。蚝烙主料用鲜蚝、地瓜粉、鸭蛋和葱珠。烹调技法是“半浮煎法”。制作时,先将蚝仔放入水中,用金属漏勺轻轻摇洗干净,盛入竹篱。那么,洗蚝仔为什么要用金属漏勺而不能用手呢?因为手有温度,会影响蚝仔存放质量,此其一;其二,漂洗中,金属漏勺遇贝壳残渣便会碰撞发声,提醒人将其挑出。单是洗蚝一项,有问必答,彼此切磋,气氛友好。

再说调制粉浆,乃薯粉加水调成稀状,这个步骤可说是烹制蚝烙关键。薯浆太稠,则煎烙时容易出现外焦内半生的情况。反之,若水多而稀,是无法烙成形的,会成些糊状物。调好粉浆后,就要按比例加入适量蚝仔和葱珠。煎蚝烙时,先用旺火烧热平底生铁鼎,下足猪油。故有雅名叫“厚朥蚝烙”,厚朥的意思自然是多猪油,可使蚝仔更滑嫩。话音落,添入蚝仔的粉浆落鼎,铲勺配合,让蚝仔与粉浆在鼎中糊化,再摊开成圆饼状。热鼎多朥,粉浆受热的一面会先定形并变成诱人金黄色,上面则仍含水嫩生。这时就可在上面浇上蛋液。蛋液的作用一是吸收水分,二是增添色泽,三是丰富香味,四是提高营养。

蚝烙初成,将其翻转,让粘有蛋液的一面也煎成金黄色便可装盘,记住撒上胡椒粉。一盘外脆里嫩,蚝香十足的经典美味就诞生了。按照食俗,上桌时一定要趁热将洗净的芫荽放在蚝烙上面,俗称“芫荽叠盘头”,除了好看,还能让蚝烙余热将芫荽香味逼出,配上一碟鱼露或辣椒酱上桌。

潮汕蚝烙虽然历史悠久,但大家在市面上吃到的可能都不太一样。因为各店家并无遵循统一的配方和操作规程,可说是各有各的说法和做法,出品良莠不一。一盘好吃的蚝烙,应该是外脆内嫩,味道清鲜,蚝多粉少。要使外脆内嫩,烹饪过程就必须“厚朥猛火”,而且以蚝刚熟为度。凡是外皮烧焦的,蚝肉过熟的都只能算是下品。

演示了传统蚝烙,见时间不多,于是就不再多说,来到砧板前,挑出潮汕咸菜,洗净番茄、生姜切片,大蒜、芹菜切段,洗净鳗鱼斩件,沥干抹盐备用。鼎热下油,将姜、大蒜、咸菜先后入鼎煸炒出香味,再将鱼肉放入颠鼎,加番茄,调味,添适量开水,盖上锅盖焖煮鱼肉五分钟,撒入芹菜收汤,装盘上桌。茄汁虾录,盐水煮鱼仔,也依次被作为惠州巽寮湾美食交流给当地朋友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巽寮湾之行,收获颇丰,还有几多细节,由于篇幅关系,暂且搁起。下期泽辉园潮菜大师拍案而起,怎么回事?敬请大家关注。

本文作者张树茂,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