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美食故事:雅姿娘找帅哥学做粿技艺,王师傅知内情讲述古早事

来源:红餐网 作者:张树茂 2016-10-12 11:36:01
张树茂

张树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潮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汕头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食品检验特聘专业导师;汕头电视台“美食潮”品鉴团专家评委、汕头都市报“美食故事”专栏作者;1860“潮膳教室”高级教师,汕头牛肉丸产业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潮汕粿品好又多,有时花钱还买无

潮汕姿娘做雅粿,雅粿上市生意火

鼠粬本是青草药,做起粿来用得着

味甘性平好养生,古早故事传万家

话说这天闲来无事,吉祥粿品店门前突然来了几个调皮的雅姿娘仔,缠住做粿师傅王老先生的儿子——帅哥王明鑫。突如其来的状况,着实令坐在一旁品茗歇息的父母担忧。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帮姿娘仔是早已跟阿鑫约好要来学做雅粿的。阿鑫立马拉开阵势。取出早上从市场买来的鼠粬草,选摘芯叶洗净,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另入锅加水、糖煮成浆离火,稍降温后和入糯米粉拌匀揉成团,制成皮料待用;再取花生仁入鼎炒熟,起鼎压碎装入料盆,加熟芝麻,爆米花,白糖和切成小丁的冬瓜糖搅拌制成馅料。一切准备就绪,雅姿娘仔一字排开,各自瓜分皮料和馅料,模仿啊鑫做粿技法。

只见啊鑫将皮分团,在手掌中轻轻按压,包入馅料,捏成三角状,放入粿模,印出桃粿型,摆上粿盘待入笼蒸熟定型。这边厢,帅哥阿鑫做起粿来有板有眼;那边厢,雅姿娘仔目不转睛,做粿细节尽收眼底,依样画葫芦,做出粿品唯妙唯俏。好学的姿娘仔搓粿皮,包馅料,脸庞上挂了点点粿粉,这一幕不由令方才受惊的王老先生夫妇窃喜,连连击节叫好。连忙帮着开蒸炉,将做好的粿品依次入笼蒸。约10分钟后,揭盖,粿皮墨绿油亮,阵阵鼠粬清香扑鼻而来。

有道是:“看似平常最奇崛,事非经过不知难”。姿娘仔们经过一番学习,感悟颇深,一边品着自己动手制作的清香甜润鼠粬粿,一边向王老师傅表达敬意。王老师傅甚感欣慰,心中暗暗盘算,这帮年轻人既然喜学做粿技艺,那我不如讲古给大家听听。

鼠粬草一般生于路旁、田地、山坡、草地等,春夏间采收较多。多见于我国的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潮汕地区特别多。因而,聪明的潮汕先人就将这种具丰富食用价值的青草辅以糯米粉制粿,成就了当今享誉海内外的潮汕名小吃,也是潮汕地区逢年过节必备的粿品。

对于鼠粬粿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段古:相传南宋年间,元兵入侵潮汕地区,当时兵荒马乱,百姓流落于荒野之中,特别是冬寒饥饿,无物可充饥,人们发现田中有一种野草“鼠粬”。这种草既能充饥,又无毒,还有特殊的香味,便把它摘来食用。后发现它还可以渗入大米磨成浆来做成粿,吃起来味道甘香,更可饱腹。为了方便使用,大家就在它盛产的季节,将其摘来晒干,储藏,方便随时使用。

后来,这种粿品经民间逐步改进,将原使用大米制的粿皮改用糯米和蕃薯,这样使粿皮更加柔软,再把粿馅从原来用蕃薯和红糖,改为用绿豆沙馅,有的是用红豆沙馅,还有的是用花生仁等,就像今天大家用到的馅料。现在这种小吃已经从民间的一般食品转化为常常被端上大雅之堂,时下,各大宾馆、酒店、酒楼的餐桌上已不鲜见。

讲完故事,大家仍沉浸在其中。王老师傅见此神情愉悦,有欣慰,有期望。潮汕民间粿品制作技艺定当后继有人!

本文作者张树茂,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