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美食故事:老广来汕寻美食,潮汕茶宴人惊艳

来源:红餐网 作者:张树茂 2017-05-16 10:19:04
张树茂

张树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潮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汕头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食品检验特聘专业导师;汕头电视台“美食潮”品鉴团专家评委、汕头都市报“美食故事”专栏作者;1860“潮膳教室”高级教师,汕头牛肉丸产业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话说这天,汕头技师学院现代服务系的潮菜烹饪教室热闹非常,一帮扛着长枪短炮的人甫一踏进教室就忙得不可开交,学院大门外竟然还有人操起了遥控飞机对着校园上空盘旋扫拍。究竟是怎么回事?详细情况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这天,本人工作室来了俩位后生人,声称自己习茶成性、爱茶如命,两人因茶结缘。早在几年前,几经周折,他们寻得凤凰山脉高海拔处的单枞“托富”茶源,为茶农坚守不施化肥和农药,且每年只于春季采摘一次,确保品质而感动。今天前来拜访,期望能运用潮菜烹饪技法,为其新采摘的鲜茶来烹制数道美味佳肴,以慰其爱茶之好。

用茶做菜,我本生疏,对茶了解,确也只知一二。早有听闻,每年3月到5月间,是春茶最美好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绿色茶园犹如世外桃源,采茶女子的纤纤细指好似飞蝶起舞。浓缩了日月精华,汇聚天地灵气的春茶除了可以滋润人们的喉舌,更是给了苦守四季的茶农以安慰。后生有求,确也难以推辞。为图万全,立马请来潮菜军师陈文修陈老师前来支招。

且说这位年近花甲的陈老师,乃汕头技师学院潮菜学科带头人。其数十年浸淫潮菜学术研究,博古论今,苦心孤诣,深谙各种烹饪技法。只见他,健步如飞,精神矍铄,稍一坐定,便滔滔不绝,娓娓道来:早在先秦年代,就有采撷《诗经》的花花草草,锻造清新质朴之美。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齐国(今山东境内)就已出现了用茶叶做成的菜肴。《晏子春秋》中就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当时传入的茶叶还只是作为菜肴一类的食用之物,而并非是品饮之珍。而到战国末期,秦灭巴蜀之后,黄河流域才受其影响,饮茶之风才开始流行。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顾炎武《日知录》)。故《诗经》中有七首含有“荼”的诗句中,有三处可理解为“茶”。其实用茶叶做成的菜肴叫茶膳,亦可称为茶食。就是用茶叶掺和食物进行烹调,潮汕人说“食茶食茶”,原来真正是字面上的意思!潮汕功夫茶是一种风雅消遣,“琴棋诗酒茶”中的茶,却是真正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雅俗共赏,一日不可或缺。中国这个吃货大国,连野菜根也能吃出学问来,怎么可能放过茶叶呢?早在先秦,古人就有以茶汁煮羹的做法。据唐《茶赋》载,茶乃“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可以想见,以茶叶烹调的饭食,应当是口味清淡而色泽雅丽。

听罢陈老师所言,着实叫我茅塞顿开。于是,便应承带俩后生到学院烹饪教室一展潮菜技艺。谁知,这俩后生竟然带上了一帮“好汉”,一起来到学院,摆起了文中开头的架势。细问之下,方知来者竟是享誉视坛的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摄制组编导记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厢,长枪短炮摆放就绪。这厢我选取地处高海拔的凤凰山脉单枞“托富”茶芯为主料,以巴马香猪五花肉和鸡蛋为辅料,配食盐、白砂糖调味,湿粉水待用。先取锅入水,茶芯洗净飞水漂凉,去除杂味。取一块30厘米见方的猪肉皮放于砧板上面,有猪油一面向上,将茶芯放到肉皮上,使用双滚刀法捣成泥状,装入料盆待用;再将五花肉剁成肉末,清水调开,鸡蛋取蛋清待用;后在锅中放入清水煮沸,投入肉末稍煮,再放茶泥,蛋清,调味勾芡,包尾油装盅上桌即成。

茶羹

一道“清茶羹”以其羹色碧绿,茶香甘醇,清新靓丽的品质率先呈现于镜头之下。

紧接着,“茶芯老鸽炖鲍鱼”,“托富茶香虾”,“嫩茶甜汤圆”一一宣告完成。

虽然茶芯可贵,但也要做到不偏不倚,它乃属味清甘而性偏寒之物,故用时应选少许,不宜过量;而入锅煮时须讲速度,加热时间长者,则叶绿素走失而汤羹必呈黄色,会多了苦涩味,少了清香!此外,一般要选取热性肉类同烹,能使汤羹饱含肉味而清滑。这是潮菜烹饪技艺之原理。

本文作者张树茂,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