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潮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汕头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食品检验特聘专业导师;汕头电视台“美食潮”品鉴团专家评委、汕头都市报“美食故事”专栏作者;1860“潮膳教室”高级教师,汕头牛肉丸产业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回说到出身潮菜烹饪世家的江炳辉大师,有了自己的烹饪研究工作室,十分欢喜,因而诚邀潮菜美食江湖近十好汉,欢聚一堂,促膝谈心。行家相聚,甚是难得,品味佳肴,举杯畅饮自当不在话下。为开好头,江大师精心谋划烹制出黄汤鱼翅,红烧鲍鱼海参,豆酱水煮野生龙舌鱼,焖芙蓉白菜包,秘制功夫汤,炒鲜松茸菌,盐水银鱼饭,吉列咸蛋酥,焖罗汉素菜,咸马鲛鱼炒小芥菜,老菜脯粥,清甜姜薯糕等12道经典名菜,意图请大家从中“挑肥拣瘦,添油加醋”。
话说,菜肴被依序从厨房端上餐桌,片刻间好酒伴佳肴掀起了阵阵高潮,真情温暖了各人的胃口,行家挑剔的味蕾也被无情地唤醒。大家频频举杯,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话闸拉开,各抒己见。谈至潮菜烹饪技法如何传承与创新,叱咤潮菜江湖的江大师立马拍案炮轰“伪潮菜”,对江湖中打着“潮菜馆、私房菜,甚至精细潮菜”旗号而不对传统潮菜进行积极保护、挖掘和传承的餐馆予以鞭挞。席间有赞有弹,争论激烈,剑拔弩张!为缓和气氛,江湖长老岔开话题,将大家注意力转向餐桌菜品。我见时机已到,各位看官注意啦,经典菜品神秘的面纱现要一一揭开了。
且说第一道菜黄汤鱼翅,江大师说定须遵古法而制。主料首选上等金钩翅,历经3天精心涨发使其吸水恢复原状待用。汤料选用湛江大扇鸡,潮汕本土老鸭,制作时分别剁件,入锅焯水,起锅用水漂净去除杂味,后装锅辅以火腿、元贝、红萝卜,添适量矿泉水熬煮制汤提汁,放入涨发好鱼翅盖炖约8小时取出,吃时再煨制调味即成。
再说秘制功夫汤。江大师笑称:顾名思义,这道汤除了主料用上老鸽、肉眼外,辅料既是秘制,那就得有所保留了。此外,关于“功夫”,那就是必定需要用上工力,要不惜花费较长的时间去炖制,来实现汤水的品质。话说回来,如果把独家的秘方公开了,将炖汤的时间缩短了,那就是粗制滥造,那就不能叫秘制功夫汤,那就对不起相信我的人了。
听江大师介绍菜品制作,是一种享受,话里行间,既铿将有力又风趣。无不显现潮菜大师对职业的操守,对菜品,对顾客的高度负责。
见大师谈兴正起,我趁机又问起红烧鲍鱼海参,焖芙蓉白菜包等菜品的选料和制作方法。可他话锋一转:“至于菜单中其它菜品的详情,你可以参阅潮菜书籍或通过百度访问便能知晓。要真正做好潮菜,万变不离其宗,不经历苦练,不下功夫和心血去烹制是绝对得不到令人赞叹的成就的。你若继续刻意揭‘老底’,便与我连干三杯如何?”哇噻!大师此言一出,自是令我惊恐至极。但转念一想,既然他愿意倾情解囊,我如何能轻易失去机会?那该如何是好?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各位看官须知,在下一贯不胜酒力,但自诩无酒量有酒胆,偶尔遇上开心事,必定尽兴。今天适逢江大师出手,我便决意一战彻底。于是乎,便来一招激将法:“大师如能依我要求,亲自掌勺一道时令佳肴,小弟定当以酒作媒先干为敬!”话音一落,连干三杯以示诚意,这江大师倒也爽快,也三杯下肚,走进厨房,操起家伙,展现厨艺。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大师手起刀落,近十斤新鲜羊肉片刻间被分解为大小均匀的小块,入锅飞水,捞起洗净上色,下鼎热油溜炸,起锅漂洗油渍,装锅添入卤料,加适量清水,封盖上炉煲制;再取活鱼一条,除鳞去腹精切鱼腩,腌制入味,入油溜炸。一切准备就绪,见羊肉至熟,大师取来砂锅一只,分别装入腐竹、马蹄、红萝卜、黄花菜,上面铺上羊肉、鱼腩和汤汁,中火收汁入味,放上葱段数节,离火上桌。好一道“鱼羊鲜”,观其色,红润透亮;闻其味,浓香醇厚;品其质,嫩滑鲜滋。
有道是:做菜如做人,选料精细,好友闻香须止步;细节见大师,制作考究,高朋聚会皆停车。这就是潮菜大师江炳辉留给我的印象。
本文作者张树茂,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