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资讯

美食故事:琵琶虾?嗯,能吃,好吃,怎么做都好吃……

来源:红餐网 作者:张树茂 2016-12-08 11:00:55
张树茂

张树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潮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汕头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食品检验特聘专业导师;汕头电视台“美食潮”品鉴团专家评委、汕头都市报“美食故事”专栏作者;1860“潮膳教室”高级教师,汕头牛肉丸产业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接上:美食故事:一场买“虾婆”惹起的风波

上回说到市民陈先生从市场购买“虾婆”回家烹炒,本想让家人大快朵颐,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花费“虾婆”的价钱,提回的却是价廉的“战甲”价值。立马大呼“冤枉”!心脏病突发,瘫坐椅上,不省人事。后经家人合力抢救,方转危为安。

为解谜团,潮菜名师谢孟农先后从海鲜池捞出“虾姑”、“战甲”和“虾婆”,供大家辨认识别,并一一揭开它们各自的身世。就在谢师傅谈兴正浓,却见餐厅客如云涌,厨房那厢一片繁忙,不得不暂且将话阁下,与众人相辞,跑进厨房帮忙。大家见状,也只好先入包厢,点菜用餐,候待谢师傅闲歇之后继续话题。

且说谢师傅工作虽忙,但仍精心为我们安排了一桌佳肴。五彩大拼盘、生炊海石斑、海马炖花胶、红炖荷叶翅……件件菜品,接踵而来,味美香飘,诱人味蕾。其中也有事件主角“虾婆”,终于被揭开外衣取肉,辅以芙蓉、百合同炒,以供验明正身。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冒充“虾婆”的首犯“战甲”,则被连甲砍成两半,由蒜蓉率精盐围困腌制,入笼生炊,后淋热油,端上桌面,候待大家发落。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在这事件中,并无犯错的“虾姑”,却也因同属“琵琶虾”科,而难逃一劫。竟然被厨师用姜、葱、芫荽、蒜头和酒活活生腌10分钟取出,打粉油炸,撒上椒盐。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且说谢师傅在厨房忙完之后,立马又来到了大家用餐的厢房,讲述起琵琶虾的营养价值:琵琶虾含有20%的蛋白质,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之一,是鱼、蛋、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它和鱼肉相比,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缬氨酸并不高,但却是营养均衡的蛋白质来源。另外,含有甘氨酸,这种氨基酸的含量越高,甜味就越高。其次,琵琶虾的肉与一般禽肉相比,脂肪含量少,并且几乎不含作为能量来源的动物糖质,它含有丰富的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牛磺酸,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等成分。

正因为琵琶虾具有诸多营养成分,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尤其对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具一定的食用价值。有营养师研究发现:如果妇女产后乳汁少或无乳汁,可以取琵琶虾肉500克,研碎,黄酒热服,每日3次,连服几日,有催乳作用。由于琵琶虾含有丰富的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但琵琶虾还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为大脑提供营养,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却鲜为人知。

都说“隔行如隔山”,一贯在家喜好自诩食盐多过儿女食米的陈先生,这回算是在市场看走了眼,在女儿面前不得不低下了头,听完谢师傅关于琵琶虾的一席谈,品尝一桌美味佳肴之后,不禁连连击节叫好。

关于琵琶虾事件,就在陈先生的一句“食到老还得学到老”中,完美收官。

本文作者张树茂,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最新评论

2元5元10元50元其他金额
赞赏金额:
确认支付